-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秦安县王洼墓地战国墓发掘简报
王洼公墓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市王家洼村以北的南坂平台上。老爷头山呈东西走向, 西邻清水河, 东邻上沟, 南部为王家洼村 (图一) 。墓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地貌现为北高南低的梯田。墓地近年屡遭盗掘, 随处可见盗洞及骨骸。2009年8~11月, 为防止墓地再度遭到盗扰,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勘探与抢救性发掘, 共发现墓葬30座, 其中26座被盗。此次发掘清理战国墓葬3座, 出土器物有铜器、陶器等, 其中绝大多数为车马器, 其次为容器、装饰品等。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一 土层及土层厚度
此次发掘的3座墓葬均位于老爷头山南坡的台地上, 地层堆积情况如下。
第①层:耕土层, 厚约0.3米。土质松散, 呈浅褐色, 内含大量的植物根茎。
第②层:扰土层, 厚约3.2米。土质较硬, 呈黄褐色, 内含较多的植物根系及草木灰烬。
第③层:垆土层, 厚约0.6米。土质较硬, 呈黑褐色, 内含较多的白色钙丝。
第③层下为黄色生土。
1. 第5级台阶型
M1为竖穴偏洞室墓, 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方向95°。墓道为竖穴土圹, 开口距地表2~2.4、深3.9米。平面为长方形, 长6.57、宽4.18米。西端有5级台阶, 宽0.28~0.6米, 第1~4级台阶高0.32~0.64、第5级台阶高约1.7米。墓室开口于墓道东北, 为长方形土洞, 或为拱顶。宽1.7~2.76、进深约3米。因顶部塌陷, 高度不详, 现存高1.5米。墓室口处发现木质封门板痕迹。在墓道中部发现一约长1、宽0.5米的椭圆形盗洞, 由地表直至墓底, 并在墓底向墓室及墓道四周延伸, 盗扰情况十分严重。
从墓室被盗后残存的痕迹观察, 葬具为一棺。在墓室口处发现一具被扰乱的人骨。经初步判断, 墓主为女性, 年龄为25~30岁。
墓道东北部随葬马车1辆。因遭盗扰, 车的形制、尺寸不详。残存的车衡部分较为完整, 长约1米。车衡两端装饰有铜衡末饰, 中部装饰有铜衡饰4件。随葬马头骨6具, 其中车衡下4具, 并排放置;车衡南侧2具, 并排放置。均无任何装饰品。墓道西南角随葬马腿骨一具及马肋骨若干 (图二) 。
2. 取出遗物
(1) 高生长1长丝束正义律
壶 1件 (M1∶43) 。横截面呈十棱形, 侈口, 方唇, 束颈, 鼓腹, 圈足, 肩两侧有铺首衔环。通体饰夔龙纹, 并镶嵌细碎的绿松石。底部略有残损。口径11.2、腹径24、底径14、高33厘米 (图三) 。
钟 1件 (M1∶46) 。横截面略呈椭圆形, 环形纽, 平舞, 铣外弧, 于部平。素面。铣间7.4、鼓间5.8、高10厘米 (图四∶2) 。
铃 1件 (M1∶9) 。形制与钟基本相同, 唯腔内有铃舌。素面。口部长颈4.5、短径2.4、高6.3厘米 (图一〇) 。
軎 1件 (M1∶20) 。仅存矛部, 軎身不见。圆柱状, 一端有圆形穿孔, 顶尖。素面。有锈蚀痕迹。长17.6、直径5.3厘米 (图四∶7) 。
衡饰 2件。近长方体。边缘饰卷曲草叶纹。M1∶16, 长14、宽1.7~3.2、高4厘米 (图四∶5) 。M1∶5, 长9.9、宽1.5~4、高4.7厘米 (图四∶6) 。
衡末饰 2件。形制相同。圆柱状, 两端细, 中部外鼓。标本M1∶12, 两端各饰一周卷曲草叶纹。长12, 两端直径分别为4、3.6, 中部直径5厘米。中部有一孔, 孔径2.2厘米 (图四∶8) 。
二 卷4件5型
主要为车马器和容器。
鬲 1件 (M1∶44) 。夹砂橙黄陶。直口, 直颈, 两侧附半环耳, 袋足, 连裆。颈与袋足的连接处及裆至足尖间均饰有一圈贴塑戳刺纹, 三足上各饰有三条纵向的贴塑戳刺纹, 一面有火烤痕迹。口径12.5、裆高7.5、通高15.6厘米 (图一一) 。
5件。标本M1∶58, 近长方形。一面饰对称的卷曲草叶纹。长5.5、宽4、厚1.7厘米 (图四∶9) 。标本M1∶55, 上部呈三角形, 中部呈亚腰形, 下部平直。一面饰对称的卷曲草叶纹。长8、宽5、厚1.7厘米 (图四∶10) 。
轭首 2件。标本M1∶56, 圆柱体。素面。长8.2、直径2.7厘米 (图四∶11) 。
环 1件 (M1∶42) 。圆形。外径3、内径0.9、厚0.3厘米 (图四∶13) 。
泡 7件。标本M1∶54, 圆形。素面。直径5厘米 (图四∶14) 。
伞柄饰 2件。标本M1∶38, 为一圆形铜管, 套于伞柄上。素面。长6、直径3.2厘米 (图四∶12) 。
三角形牌饰 15件。标本M1∶32, 等边三角形。饰镂空的卷曲草叶纹。边长14.5厘米 (图四∶4) 。
方形牌饰 6件。标本M1∶26, 正方形。饰镂空的卷曲草叶纹。边长11厘米 (图四∶3) 。
羽状饰 1件 (M1∶40) 。首端横截面呈圆形, 直径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