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杂交粳稻b型性状与10个种质性状配合力的ssr分析
杂交水稻的总体质量比传统水稻好。这也是限制杂交水稻广泛种植的原因之一。优良品种的内在品质为水稻,均优于纯大米,外观品质为水稻,抗白粒率和抗白粒面积较大。对于杂种F1植株上所结的稻粒,稻壳、果皮和种皮三部分是由母体组织发育而来,仍属于F1代组织,籽粒间不发生遗传分离;胚和胚乳分别由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发育而来,已属于F2代,籽粒之间二倍体胚和三倍体胚乳均发生遗传分离。遗传研究证明,稻谷碾米品质(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和精米外观品质(垩白米粒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受母株基因型控制,精米蒸煮食用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则主要受胚乳基因型控制。控制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物质既有单位点的主效基因,也有多位点的微效基因,更多的是主效基因加微效多基因。基因的效应既有以加性为主的,也有加性-显性同样重要的,还有加性-显性-上位性都存在的。有的品质性状还受细胞质影响,有的受母体影响,还有的存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等等,因研究材料和方法而异。尽管稻米品质性状遗传机制复杂,且F2籽粒胚乳基因型发生1(AAA)∶3(AAa)∶3(Aaa)∶1(aaa)的分离(A和a表示不育系和恢复系同一位点两个不同等位基因),但由于是自交且商品米是一个混合群体,所以对杂交稻品质性状亲本配合力的分析和改良而言,按照二倍体性状来进行虽是别无选择却也是正确的。
迄今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已有较多报道,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改良常规品种米质性状的报道也不少,但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杂交稻亲本品质性状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课题组2010年报道了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结果,为亲本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打下了基础。本研究测定NCII交配设计72个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结合18个亲本SSR分子标记基因型数据,利用本课题组提出的优异配合力标记基因型鉴定方法,筛选了杂交粳稻亲本米质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为下一步定向改良杂交粳稻亲本米质性状配合力提供标记信息。
1 材料和方法
1.1 冀县县以及恢复系
供试材料为印度春籼Boro II细胞质的6个粳稻不育系与12个粳稻恢复系按NCII交配设计配制的72个F1组合收获晒干后、室内放置3个月的稻谷。6个粳稻不育系分别是武3A、863A、6427A、9522A、六千辛A、武羌A。12个粳稻恢复系分别为3726R-21、武育粳R-39、6427R-16、157TR-68、4016LHR-69、秀水04R、C418、77302-1、C堡、R254、湘晴、宁恢8号。这些不育系和恢复系都是遗传育种研究上和生产上常用的骨干亲本。
1.2 种植及数据处理
72个组合的配制是2007年正季在南京和冬季在海南完成的。2008年正季在南京农业大学江浦试验站种植18个亲本和72个组合的F1。5月10日播种,6月13日移栽。每小区种植4行,每行8穴,每穴1株。株行距为17 cm×20 cm。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栽培管理同大田。成熟后各小区去边行收获。将稻谷晒干后于室内放置3个月用于米质分析。米质分析的性状有10个,即谷粒长、谷粒宽、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用游标卡尺测量谷粒长和谷粒宽。每份材料每个重复随机测定30粒,精确到0.02 mm。按照文献和规定的方法测定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糊化温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
1.3 通过提取dna和pcr扩增和扩增产物
1.3.1 提取的dna
分蘖期剪取12份恢复系和6份不育系的叶片,按照文献和所述的SDS法提取总DNA。
1.3.2 ssr-pcr反应
-1模板DNA 1μL、25 mmol L-1Mg Cl20.6μL、2 pmolμL-1前引物0.7μL、2 pmolμL-1后引物0.7μL、2.5 mmol L-1d NTP 0.2μL、10×SSR缓冲液1μL和5 UμL-1Taq DNA聚合酶0.1μL,双蒸水5.7μL。扩增反应在PTC-100 Peltier Thermal Cycler(MJ Research Inc.,USA)上进行。PCR程序为95℃预变性5 min;95℃30 s,55℃30 s,72℃1 min,35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
1.3.3 agno3凝胶渗透
扩增产物经8.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用含有10%乙醇和0.5%冰乙酸的固定液固定凝胶12 min;再以0.2%Ag NO3溶液渗透12 min;用dd H2O清洗2次,每次15 s;最后用含15 g L-1Na OH的1%甲醛溶液显色,待条带清晰时取出放在灯箱上,根据带型及DNA分子量标记,记录每个扩增片段的碱基数。
1.4 数据分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