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化转绿型色叶标记的玉米抗水稻栽培新系
石明松发现,自58s光面栽培以来,这两种杂交水稻育种取得了很大进展。迄今为止,许多光温敏核不育系先后通过了正式鉴定,如培矮64S、广占63S等。由于育性易受异常天气的影响而出现回复,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种生产风险系数。即便是育性较为理想的培矮64S,也会因无法预测的异常天气引起较严重的育性回复,导致杂种F1纯度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此背景下,不育系的育性回复问题已成为限制两系杂交水稻深入发展的重大障碍。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提出了以下4种主要解决的策略或方法:核心种子技术与遗传提纯法、化学杀雄法、生理调控法和标记去杂法。其中,标记去杂法按选用的标记类型不同,又有致死标记、转基因抗除草剂和叶色标记等3种技术。从可操作性的角度看,叶色标记技术最为直观、经济可行,不涉及基因产权保护和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
有关杂交水稻叶色标记的研究,国内已有较多的报道。任光俊等首先将紫色叶基因通过杂交和回交的方法转育到不育系上作为标记性状。牟同敏等研究认为,紫叶性状可作为标记用于杂交水稻育种。董凤高等采用杂交和回交方法将浅绿色叶基因导入籼型温敏核不育系,选育了光温敏核不育系M2S。曹立勇等采用相同的方法选育了携带紫色叶标记的光温敏核不育系中紫S。余新桥等以带有淡绿叶标记的光温敏型核不育水稻M2S为供体,以优质早籼保持系中红B为母本杂交,选育了带淡绿叶标记的不育系标-1A。然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已选育的带叶色标记不育系的标记均全生育期表达,由于光合作用弱,可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不育系本身的农艺性状及其繁、制种产量。
本研究以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为材料,采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选育了一个苗期携带完全白化、后期转绿的新颖叶色标记的不育系——玉兔S。该不育系保持了原亲本培矮64S的优良特性,携带的隐性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不影响成熟期的农艺性状,以此为识别手段可方便地进行杂种纯度检测。玉兔S已于2003年8月26日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选育
试验起始材料为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选育。培矮64S系我国主栽的两系不育系,与完成测序的优异恢复系9311配制了杂交新组合两优培九,表现优质高产,正在推广种植。
1.2 射线辐照处理
取培矮64S干种子,调节种子含水量至13.5%,在浙江大学辐照中心进行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辐照剂量300 Gy,剂量率10 Gy/min。将辐照的种子浸种催芽后直播,成熟时,混收所有的M1植株种子,直播M2群体,于2叶1心时观察叶色突变,选留1~3叶完全白化、后期转绿存活的幼苗,单独移入大田,收获M3种子以作深入筛选鉴定。
1.3 补偿性生理机制对玉米生长中的酶活性
取玉兔S和培矮64S成熟饱满种子各1000粒,3次重复,按相同的方法浸种、催芽、播种,调查幼苗1~6叶期的苗高和分蘖动态。当幼苗生长至6~7叶(约30 d秧龄)时,移入大田,按随机区组设计种植。成熟时,随机从各群体选10个单株,考察株高、有效分蘖、穗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和播抽历期等农艺性状。
针对玉兔S苗期弱、后期正常生长的补偿性生理机制,测定了幼苗、分蘖、拔节、开花和成熟期等生长阶段叶绿体内2种与光合作用相关的腺苷酸激酶和RuBP羧化酶的活性。其中,腺苷酸激酶的活性分析按Kleczkowski和Randali的方法,RuBP羧化酶的活性分析按Polishchuck的方法。
配合力分析时,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分别获得玉兔S/9311和培矮64S/9311杂种F1,对比株高、有效分蘖、穗长、每穗总粒数、千粒重、播抽历期、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
1.4 花粉育性和套袋自交无砂药物的实验
2001年4~7月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调整不育系的抽穗时间,于7月24日~10月5日每隔2 d追踪对比调查玉兔S及其亲本培矮64S的花粉育性和套袋自交结实率。试验时,随机选取10个单株,各套袋1~2个稻穗,并从每穗的上、中、下各取小花1朵。镜检时,混合每朵小花的花粉,用涂抹法检查花粉育性,即先用70%酒精固定花药,后用1%的I2-KI溶液染色后镜检。不育系人工气候室的光温反应鉴定委托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
1.5 中心测定中心测定
不育系玉兔S的品质分析依据农业部部颁标准NY20-1986,委托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定。淀粉粘滞性分析按AACC(美国谷物化学协会)规程(1995 61-02)要求,采用澳大利亚Newport Scientific仪器公司生产的RVA(Rapid Visco Analyzer, Model3-D)快速测定,以TCW(Thermal Cycle for Wind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