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军城早秋》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学会赏析诗的方法。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3、感受诗人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有情入景感受诗人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在2009年的高考,有一个人他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他让很多人名落孙山,也让很多人金榜题名。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下他。他就是——严武。他的诗《军城早秋》在2009年被选入全国高考语文试题。
二、 作者介绍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是工部侍郎严挺之的儿子。最初以荫调太原府参军。后累迁为殿中侍御史。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随唐玄宗入蜀,任谏议大夫。肃宗继位,他又任京兆少尹、东川节度使,两度为成都尹、充剑南节度使。代宗广德二年,严武派大将崔旰率军击破入侵吐蕃军兵七万余众,以后又收复盐州城,使蜀地得以安定,因功加检校吏部尚书,封郑国公。
三、教学设计
1、题目解释: 军城早秋
军城:位于四川省西部的一个城市
早秋:初秋
军城早秋:应该理解为军城的早秋如果大家这样理解。我就要说一说这首诗的背景。
背景:安史之乱之后了,唐王朝国力衰弱,吐蕃趁虚而入,公元764年吐蕃再次入侵,严武率兵西征。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作的。
那么这首诗一定不是写军城的早秋景色,那么军城的早秋怎么样了,发生什么了?我们一起来解读文本。
2、文本解读
“昨夜秋风入汉关”
汉关:泛指唐朝军队驻守的边关。
秋风:这一句点明了战争的时间,即疾风劲吹的秋季。从背景可以知道这里不仅仅是指秋风,而是有更深刻的含义。
从背景知道,该年九月,吐蕃军与唐军在边关大战。由此可知,这一笔是记实,然而它又不单单是为了记录时节和天气,而还有更深刻的含意。在我国古代,边地的少数民族常常在夏末秋初的季节向内地挑起战争,进行劫掠。吐蕃在当时就是唐王朝的一大隐患,屡犯中原。就在一年之前,即公元763年,吐蕃曾一度攻占了长安,使唐王朝统治者极为恐慌。
“秋风入关”:正是暗示边境上风声已紧,战事在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朔:北方
朔云:北方的云
边:边境
边月:边关上的月亮
西山:西山,指今四川省北部的岷山,又称雪山,主峰海拔五千多米,山上常年有积雪,且岷山一面孤峰,三面临江,是当时西蜀防止吐蕃内侵的军事要塞。此刻岷山怎样呢?凝重昏暗的云层,笼罩着整个山峰;一弯孤独的边月,挂在山后,放射出冷冷寒光。朔云和寒月,烘托出一种肃杀凝结的沉重气氛,这种气氛,恰恰是大厮杀前充满火药味的一种特有气氛,它使人预感到一场恶战已迫在眉睫。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这场恶战将怎样开始,又将怎样进入白热化呢?这是人们想要知道的。但作者接下去并没有写这些,反而将它们全部略过,来了个很大的跳跃, 一下子便转到“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的场面。
一个“更催”,表明胜败已成定局,战事也已接近尾声。
“飞将”,写出了将士们昂扬的斗志和骁勇迅猛的雄威。我国汉代有位抗击匈奴的名将军李广,由于他率领的军队屡败匈奴,他本人足智多谋,英勇顽强,被誉为“飞将军”。这里正是借李广来形容将士们的风貌。
骄虏:二字用得恰到好处,揭示了敌军将士骄横狂妄的心理。试想,吐蕃军队多次与唐军交战,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甚至连长安也曾攻下,此番攻打蜀地,必然是骄恣无比.然而,在严武统帅的唐军面前,他们尽管“骄”,最后还是“虏”,除了丢尸疆场外,就只有逃跑和被俘。
严武对抱头鼠窜的敌军,发出了威严的军令:“莫遣沙场匹马还”。
从这一句,我们一方面看到了严武的果断和坚决,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激烈,敌军七万余众,匹马无还。全诗中,没有一处写流血,但可以想见,鲜血必然成河,全诗中,没有一处写尸骨,但尸骨也必然会漫山遍野。王夫之说:“空际得神”。应该看到,无字处,正是作者潜心用意所在,表现了高度凝炼,注重传神写意的艺术特色。
我们如果把一、二句和三、四句的内容放在一起来看,就会发现中间有着很大的跳跃。了解战争的人都知道,一个闭目塞听、对敌情一无所知的主将,是断然不会打胜仗的,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战前主将对敌情的敏感和了解的程度。诗的一、二句景中有情,显示出主将准确地掌握了时机和敌情,这就意味着已经居于主动地位,取得了主动权,取得了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这一切正预示着战争的顺利,因而,胜利也就成了人们意料中的结果,所以读到三、四句非但没有突兀、生硬之感,反而有一种水到渠成、果然如此的满足。这首诗写得开阖跳跃,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统帅本色。
诗的思想感情、语言风格,也都富有作者本人的个性特征。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写得出的。小结:
这首诗写得气概雄壮干净利落,表现出地道的将帅本色。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也可也像严武一样成就一番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荷叶圆圆-教学反思-(1).docx
- 彩墨脸谱教学设计.doc
- 动物的花衣裳.doc
- 汉字的创意与设计-教学反思.doc
- 暮江吟教学设计.doc
-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doc
- 如何改进小学课堂音乐课的歌唱教学实效?.doc
- 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doc
- 英语高效课堂中的朗诵背诵.doc
- 感受可能性教案.doc
- 3.1笔墨之美 课件 2025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 4.10认识船(教学课件)科学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2025.pptx
- 第12课《 巧妙化解冲突》 课件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八年级上册.pptx
- 浙教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 2.3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课件)科学教科版一年级上册2025.pptx
- 第13课《 合作的秘诀》课件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七年级上册.pptx
- 5.24 制作“冰琥珀”(教学课件)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2025.pptx
- 人自然社会第9课《面对考试,你准备好了吗》课件.pptx
- 浙教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下册全册学习任务单.docx
- 4.10认识船(教学课件)科学人教鄂教版二年级上册2025.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