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蛾蜡蝉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蛾蜡蝉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 1 气候、土壤、植被的分布 六库县四面环山,从北向南延伸至西南。怒江将六库市分为东、西两部分,呈“s”形。地理坐标为东经98°51′~98°52′,北纬25°50′~25°52′,海拔910m,为典型南亚热带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0.2℃,全年日照时数2 005.2h,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3.7℃,太阳年总辐射量125.2千卡/cm2,全年无霜。年降雨量1 011.4mm,年平均相对湿度67%,蒸发量1 285.8cm,干燥度1.36。由于海拔高差悬殊,热量分布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土壤随海拔升高而不同,海拔910~3 000m之间,分别为赤红壤、红壤、黄红壤、黄棕壤和暗棕壤等,有机质含量高,钾元素非常丰富。气候、土壤、植被的垂直分布十分明显,从谷底到山顶分为7个气候带、7个植被垂直带谱,海拔在1 100~1 300m地带有逆温层存在,对植物生长有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5%。 2 树体及病虫草害情况 在泸水县上江乡和六库镇、原碧江县、福贡县等怒江江边河谷地区发生为害。据1985年调查,泸水县付坝村、赖茂村、蛮英村、州林科所、州农校等地的芒果Mangifera indica L.、龙眼Dimocarpum Longan Lour.、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m.、菠萝蜜Arc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法国梧桐Platamus orientalis Linn.刺槐Robinia pseudoacaia Linn.、银桦Grevillea robust A.Gunn.、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日本扁柏Chamecyparis obtuse (Sieb.et Zucc.)endl.、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等树木均受不同程度的危害。1988年怒江州医院庭院内的女贞、日本扁柏等树木被害株率达35.4%,付坝村桔园被害株率达56.3%,虫口密度达123头/株;1992年六库地区的行道树被害株为75%;1993年7月间,怒江州师范学校、州医院、州卫校、州委党校等地的林木受害株率达90%,虫口密度为518头·株-1。沿怒江公路,道路及城区园林绿化树、行道树及城区周围的果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危害。怒江州北部福贡县上帕城区和兰坪县河谷地区也发现白蛾蜡蝉危害。白蛾蜡蝉系杂食性害虫,寄主植物除果树和园林绿化树外,还有南佛手瓜、玉米等农作物。该虫以成虫、若虫吸食果树、林木嫩枝液汁,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嫩枝皱缩,叶片脱落,落花落果,排泄物质诱发煤烟病,导致树势衰弱,植株失绿,枯萎死亡。若虫还分泌白色絮状物,人体接触后会产生过敏,如红肿、瘙痒;传入眼内会发生眼疾;吸入口腔、呼吸道会产生不适。经风吹拂,白色状物漫天飞扬,污染环境,使人难于呼吸、行步。 3 高生长缘的设石学特性 成虫体长19~25mm,呈白色或淡绿色,体被白色蜡粉,头顶呈锥形突出;颊区具脊,复眼褐色,触角着生于复眼下方;前胸向头部呈弧形凸出,中胸背板发达,背面有3条细的脊状隆起;前翅近三角形,顶角近直角,臀角向后呈锐角,外缘平直,后缘近基部略弯曲;径脉和臀脉中段黄色,臀脉基部蜡粉较多,集中成白点;后翅白色或淡绿色,半透明;后足发达,善跳跃。 卵卵长椭圆形,淡黄白色,表面有细网纹;卵块呈长方形。 若虫体长7~8mm,稍扁平,胸部宽大,翅芽发达,翅芽端部平截;体白色,布满棉絮状的蜡状物,腹末端呈截断状,分泌蜡质较多。 4 生物学特征 4.1 成虫产卵和转播期 根据1988~1997年林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白蛾蜡蝉在六库地区1a发生2代,以成虫在寄主枝叶茂密处越冬,各虫期有重叠现象(表1)。 翌年春天树木萌发展叶时,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取食,交尾。第1代卵盛期为3月下旬~4月下旬,成虫喜产卵于嫩枝或叶柄,呈长方形,由10~100粒不等的卵块重叠堆放。每头雌虫产卵量238~572粒,卵期为40d左右。4~5月为若虫盛发期,6月上旬、中旬成虫大量出现;7月上旬~9月为第2代卵期,第2代若虫8月上旬为始发期,盛发期为8月下旬,9月上旬为成虫始发期,10月份成虫大量出现。随着气温下降,成虫陆续转移到茂密枝间越冬。第2年春暖花开时继续取食,然后交尾产卵繁殖。 4.2 调查剥削期落果期管理 成虫和若虫都吸食寄生枝叶液汁,尤其是嫩枝、嫩叶的液汁,使嫩梢生长不良、叶片萎缩弯扭。幼果期被害则造成落果。若虫活跃善跳,取食时多静伏于新梢、嫩枝,在每次蜕皮前移至叶背,蜕皮后返回嫩枝取食。若虫体上蜡丝束可伸张,有时犹如孔雀开屏。成虫栖息时,在树枝上排列成整齐的“一”字形。 4.3 天敌的主要

文档评论(0)

182****7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