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燃烧与爆炸基础知识.pptx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燃烧与爆炸基础知识.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点名称【燃烧及燃烧条件】;1;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与助燃物(氧或氧化剂)发生的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通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思考: 1.是不是所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的反应都是燃烧? 2.燃烧是不是必须要有氧气参与?;实验证明,镁条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燃烧。铁丝作为可燃物而氯气作为氧化剂。 思考:还有那些燃烧不需要氧气参与?;燃烧的条件(火三角) 每一个条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烧方可产生。也就是说,燃烧三要素仅仅是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思考:请举例燃烧三要素齐全时,燃烧却不能发生的例子。; 燃烧是可燃物与助燃物相接触时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所以气、液、固三态的燃烧过程有所不同。 气体:可与助燃物(氧气、氯气等)快速充分混合,所以气体燃烧速度很快。 液体:表面分子一部分直接燃烧,一部分吸热变为蒸汽,再发生燃烧。 固体:表面分子一部分直接燃烧,一部分吸热裂解气化燃烧。 ;知识点名称【引燃源】;1;请同学们思考,化工企业有哪些常见的标识呢? 这些标识是要杜绝燃烧三要素中的点火源的出现,避免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除此外,化工生产中还存在哪些点火源呢?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引燃源,除生产过程本身具有的炉火、反应热、电火花外,还有摩擦热、维修用火、撞击火星等。这些引燃源经常是引起易燃易爆物着火和爆炸的原因。 2013年6月2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作业人员在罐顶违规违章进行气割动火作业,切割火焰引燃泄漏的甲苯等易燃易爆气体,回火至罐内引起储罐爆炸,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697万元。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除了要禁止携带打火机等引燃源进入生产区之外,还有很多消除引燃源的措施。如禁止在易燃易爆罐区内用铁质工作作业,穿戴防静电衣物和鞋,进入易燃易爆储存区域前消除身体携带静电。 ;小引燃能(MIE):初始燃烧所需要的最小能量。所有可燃性都有最小引燃能。最小引燃能取决于具体化学物质及其浓度、压力、温度等条件。 许多碳氢化合物的MIE约为0.25mJ。这与很多引燃源相比是很低的。例如,在地毯上行走引发的静电放电能量为22mJ,火花塞所释放的能量为25mJ,烃类物质高速流动所引起的静电放电能量也往往超过其MIE。所以,在化工企业除了通常的严禁烟火外,还往往要采用设置除静电装置、安装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等安全措施。 ;知识点名称【燃烧产物】;1;燃烧分为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完全燃烧的产物为 可燃物的完全氧化物,而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为可燃物的不完全氧化物。 如二氧化碳为碳氢化合物的完全燃烧产物,而一氧化碳为碳氢化合物的完全燃烧产物。 思考:在家中用煤炉取暖需要注意什么?;发生火灾时,燃烧过程要消耗氧气,并且很多产物毒害性很强,如一氧化碳、五氧化二磷、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毒物质往往不能被水吸收。要对这些物质进行防护往往需要使用活性炭等物质。 思考:防毒面具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防毒面具的原理和使用: 防毒面具主要是通过活性炭等一类物质对有毒分子的吸附达到过滤有毒烟气的效果。但是要注意,防毒面具在使用过程中不是无限制的,它有一定的工作时间。; 不同的场合,应使用不同的防毒面具 ;知识点名称【爆炸的定义及分类】;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火灾,而在化工企业,火灾往往会导致爆炸的发生,导致更为严重的损失。 火灾和爆炸之间有着相似性,也有着不同性。它们主要区别是能量的释放速度不同。爆炸释放的能量的速度很快,通常是微秒级。火灾可能引起爆炸,爆炸也可能引起火灾。;爆炸—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   爆炸特征: (1)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 (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这是爆炸最主要的特征。 (3)发出声响。 (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爆炸的分类 1.物理爆炸:主要是指压缩气体、液化气体和过热蒸汽在压力容器内,由于容器破裂,内部物质迅速膨 胀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2.化学爆炸:爆炸由化学变化而造成。 3.核爆炸:核裂变或核聚变引起的爆炸。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