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经济研究论文:商品经济论文15篇 .pdfVIP

贸易经济研究论文:商品经济论文15篇 .pdf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贸易经济课题研究论文 商品经济论文15篇 【摘 要】在思想方面,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人们对人的个体 价值的重视以及对经济和民事领域的关注度,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律文 解释、刑事科学方面的著作以及经济、民事方面的立法;在物质方面,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和社会都有更强的经济实力进行律学研究, 从而提供了其发展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商品经济经济经济论文 商品经济论文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论文 一、拜金求利观念的突兀奔腾 当商品经济把社会上的一切都卷入交换漩涡中时,金钱对社会的 支配,从而拜金主义的观念也就达到顶点。因此,商品货币经济必然 带来拜金求利观念的泛起。这是一个历史必然趋势。明中后期,商品 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势头。地域性的商帮如徽商、晋商、江右 商、闽商、粤商、吴越商、关陇商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们拥有巨资, “藏锚有至百万者[2], “非数十万不能称富o而“商人对于这 样的社会是革命的因素,……现在商人在这个社会上出现了,这个世 界的改变,就是从他那里出发” [1] (177) o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 拜金求利观念突兀奔腾。明代中后期,礼拜金钱之风颇为强盛。利益 所在,上至皇帝下至臣民都趋之若鸯。他们 “怀利以相接,遂成风流, 不可复制[3],从正德年间始,官员们竞相“营产谋利已不足为 怪,就连神宗皇帝也 “以金钱珠玉为命脉”,把内府之藏,“拥为己 有” [4]o皇帝尚且如此唯利是取,唯财是图,不能律己,何以严人! 因此,当时“天下水利,碾碣、场渡、市集,无不属之豪绅,并且 “相以为常事 〃 [5]o难怪顾炎武曾大发感慨道 “自神宗以来,默 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5]o上层 社会为此,下层可想而知。“凡是商人归家,外而宗族朋友,内而妻 妾家属,只为你所归来的利息多少为重轻。得利多的,尽皆爱敬趋奉, 得利少的,尽皆轻薄鄙笑,犹如读书求名的中与不中归来的光景一般 [6]o《二刻拍案惊奇》所描写如上情形在《辽阳海神传》中得到印 证 “商在外率数岁一归,其妻孥宗党全视所获多少为贤不肖,而爱 憎焉。温情脉脉的家庭情爱,为利欲冰水所严重侵蚀。正是在这股 强烈的礼拜金钱之风下,各阶层对商人观念发生变异。人们羡慕在现 实物质生活中“甘其食,美其服的商人生活,感叹他们 “嗟峨大船 夹双揩,大妇能歌小妇能舞,旗亭美酒日日沾,不识离别苦。长江两 岸娼楼多,千门万户恣经过,人生何如贾客乐,除却风波奈若何 传统思维趋向的变迁,使明中后期的社会涌现出崇商弃农、崇商弃儒、 崇商弃官的趋势。在商品利润的刺激下,许多农夫、农妇开始从古老 的荒原上走出来,走进了商品经济的洪流中,遂形成了 “弃本争毫末 利”的社会风气。在浙江西安(即今浙江省衢州市)“舍贱民贫,恒 产所入,不足以供赋税,而贾人皆重利致富,于是人多驶鸳奔走,竟 习为商,商日益众” [8]。徽州休宁县 “百姓强半经商[9]o可见人 们的谋生手段已经大大改变。不仅农夫弃农从商,而且连“耻于言利 的士人,亦经不佳金钱财利的诱惑,也放弃了皓首穷经的正统途径, 转而从商,据范濂记载苏松一带从事 “田产交易”的,“初犹无赖小 人为之,今年则士类效尤,然不顾名义矣”[9]o这种情况很快形成 风气,甚至山西的俊秀之士也 “弃仕从商”[9],怪不得黄宗羲喟叹 道,晚明士大夫“大概多市井之气”[10] o 士人从商,提高了商人的 素质,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时期文人的文章字画也沾染了商品 经济的味道。据说,“以财岂文,俗谓润笔之资”o这虽非起源于明 代,但到了明代中后期,文士们开始抛弃以往那种忸怩作态,他们开 始理直气壮地向岂文者大量索要资财。有人求文于桑思玄,“托以亲 昵无润笔,桑竟然说 “吾平生未尝白作文字,可暂将白银、锭置 吾案间,鼓吾兴致,待文作完,并银送可也o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的 唐寅还“有一巨本,录记所作文字,簿面题利市二字。与唐寅齐名 的祝允明也如此。“写怀祖尝为人求文字于祝枝山,枝山曰 是现 精神否?俗以银钱为精神也。马曰 然。祝则欣然捉笔。[11] 由此可见,传统的伦理道德已经被金钱和实际利益所代替,金钱已经 在当时社会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支配着人们的生活,也支配着 人们的命运。因此此时的拜金之风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盛行。有人曾 对此加以讽刺说 “古时孔方比阿兄,今 日阿兄胜阿父”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