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历史与研究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建设的发展,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洲际之间、海峡两岸和陆岛之间迫切需要修建大跨度,特大跨度或超长跨度桥梁[1]。我国渤海海峡跨 海工程、长江口越江工程、珠江口伶仃洋工程以及琼州海峡工程,为了避免深水基础施工的 困难和高昂的造价,满足超级巨轮通航要求,需要修建1000m 以上甚至 2000m 以上的超大跨度桥梁[2]。作为后本四联络线的架桥设计,日本计划在东京湾、纪淡海峡、伊势湾等地 进行横跨海峡的设计,其规模是超越 Akashi-kaikyoBridge 的超大跨度桥梁。欧洲和非洲之间隔着地中海,其西部最窄处为直布罗陀海峡,从西班牙到摩洛哥,修建一座大桥,把两大陆连接起来是很有必要的[3]。悬索桥是目前跨度超过 1000m 时最优可选桥型之一,从学术研究来说,大跨度悬索桥的研究是当前桥梁学科中最重要与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悬索桥结构特性及发展阶段
悬索桥是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类型,主要由大缆、桥塔、锚碇、加劲梁和吊 索组成。构造简单,受力明确。由于其主要构件大缆承受拉力,材料利用效率最高。因此悬索桥是目前跨度超过 1000m 时最优可选桥型之一,并且认为在 600m 以上的跨度同其它桥型相比也具有很强竞争力。悬索桥的发展具有几个重要里程碑: (1)弹性理论的建立与BrooklynBridge 的建成。(2)挠度理论的建立,GeorgeWashingtonBridge 的建成以及人们对大跨悬索桥重力刚度的认识。 (3)TacomaNarrowsBridge 风毁事件,桥梁风工程学科的建立。(4)SevernBridge 的建成,流线型扁平钢箱梁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广泛应用。(5)有限元技术的发展,大跨度悬索桥有限位移理论的建立。
悬索桥弹性理论
1883 年跨越纽约东河的 BrooklynBridge 建成通车,设计者是天才的桥梁设计师JohnARoebling。由于高强碳素钢丝的使用和空中送丝法 (aerialspinning)大缆施工技术的确立,该桥的跨度一下提高到486m。这两项技术是现代悬索桥发展的基础,所以BrooklynBridge 被大家公认为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悬索桥。1903 年建成的 WilliamsburgBridge, 分跨284m+488m+284m,规模与 BrooklynBridge 相当,当时的计算理论为弹性理论。
悬索桥挠度理论
1888 年,奥地利的 Melan 教授提出了适用拱桥和悬索桥一类结构的挠度理论,并于 1906 年做了进一步的改进。以后由Steinman 和 Timoshenko 等对挠度理论予以发展,立即促进了悬索桥的长大化,使得悬索桥的跨度一下子突破了1000m 大关。纽约GeorgeWashingtonBridge 作为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大跨悬索桥,分跨186m+1067m+198m。该桥的设计者第一 次认识到了大跨悬索桥重力刚度概念,并用这一概念来订正“挠度理论”的分析结果。
TacomaNarrowsBridge 风毁事件与桥梁风工程学科的建立
1940 年 7 月 1 日, 由 L . Moissief 设计的位于美国华盛顿州主跨 853m 的TacomaNarrowsBridge 建成通车,为了达到节省目的,设计者采用高度很小的板梁作为加劲梁,该桥的跨度与梁高之比为350,而在这以前对于这样的跨度规模,其跨高比为70。1940 年 11 月 7 日,在 19m/s 的八级大风作用下发生强烈的风致振动,导致全桥倒塌。这一事
故震惊了桥梁工程界。在调查这一事故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自 1818 年起,至少已有 11 座桥梁毁于风害。然而遗憾的是在长达 150 年的时间里,工程师只是认识到了风的静力作用。TacomaNarrowsBridge 的风毁开始了土木工程界考虑桥梁风致振动的新时期,并形成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一风工程学。
SevernBridge 与流线型扁平钢箱梁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20 世纪 50 年代,英国为指导 SevernBridge 和 FonhRoadBridge 的抗风设计,由 Scruton 等进行了系列的风洞试验。他们试验了带悬臂的六角形扁平钢箱梁,结果大获成功。这就使 得 SevernBridge 在抗风设计方法上与过去迥然不同,该桥具有以下的优点:扁平钢箱梁接近流线型断面,其绕流状况较其他钝形截面有较大的改善,而且在静态方面因其对风的阻力系 数很小,梁高较低,导致其静风荷载显著减小;梁的抗扭刚度大,使得全桥扭转基频提高, 对提高颤振临界风速非常有利;采用了正交异性板技术,一方面作为钢箱梁的顶板,同时又 作为桥面系。
有限元技术与悬索桥有限位移理论
计算机和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