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复视17例
复合思维是针灸临床上遇到的一种常见症状。中医被称为“缺失的视觉”和“偏离的眼睛”。这是经络疾病的经络。气血不协调,肌肉和静脉失去营养,放松和收缩。眼睛看着目标,显示眼睛附近的倾斜眼睛。多见于老年人。笔者临床采用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本病17例,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患者年龄性别和年龄分布
34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 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复视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17例, 男15例, 女2例;年龄最大78岁, 最小47岁, 平均 (67.35±7.20) 岁;外展神经麻痹13例, 动眼神经麻痹4例;糖尿病所致16例, 甲亢所致1例;病程最长37 d, 最短3 d。对照组17例, 男14例, 女3例;年龄最大81岁, 最小48岁, 平均 (65.70±8.51) 岁;外展神经麻痹12例, 动眼神经麻痹5例;糖尿病所致15例, 甲亢所致1例, 脑干出血所致1例;病程最长 30 d, 最短3 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患者配合针刺
针刺穴位:①球后、太阳、鱼腰、攒竹、丝竹空、外关、百会、光明。②瞳子髎、睛明、承泣、阳白、合谷、百会、光明。两组交替针刺。糖尿病患者配合足三里、阴陵泉;甲亢患者配合三阴交、太冲;脑干出血患者配合四神聪、风池。麦粒灸穴位:球后、太阳、阳白、四白。
2.1.2 刺球后穴、麦粒药
①针刺操作方法:选用0.30 mm×40 mm不锈钢毫针 (华佗牌, 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 。针刺睛明穴、球后穴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针刺睛明穴时, 押手手指固定眼球稍向外方, 直刺, 针沿眼眶边缘缓缓刺入10 mm~15 mm, 切勿快速提插, 不捻转。针刺球后穴时, 在眶下缘外侧1/4与内侧 3/4交界处取穴, 即下睑板下缘外下方与眶缘之间, 押手手指固定眼球稍向上方, 直刺, 快速进针破皮后, 刺手握住针柄, 将针体朝内上方即视神经孔方向缓慢刺入30 mm~35 mm。进针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的针感, 同时细心体会手下的感觉, 切勿快速提插, 不捻转。上述二穴得气后留针30 min, 其间每隔5 min轻缓捻转1次, 时间 1 min。其余穴位均直刺, 平补平泻, 留针30 min。②麦粒灸操作方法:针刺治疗完毕, 即在球后、太阳、四白、阳白四穴行麦粒灸。即将艾绒制成麦粒大小, 用石蜡油将其粘于施灸处, 用燃烧的香头将艾绒引燃, 每穴灸6壮。③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500 ug, 肌注, 1 d 1次, 5次为1疗程。休息2 d后, 继续下一疗程。治疗6个疗程 (共42 d) 后统计疗效。
2.2 磷酸腺苷、乙酰氧化酶a及三磷酸腺苷u2004
西药治疗。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500 ug, 肌注, 1 d 1次;三磷酸腺苷40 mg、乙酰辅酶A 100 u、肌苷200 mg加入0.9 %生理盐水500 mL内静脉滴注, 1 d 1次。连续治疗42 d后统计疗效。
3 疗效分析
3.1 眼底运动正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判定。治愈:眼位正, 眼球运动自如, 复视消失;好转:患眼偏斜度减轻, 复视像距离缩小, 眼球运动受限部分恢复;未愈:眼位仍偏斜, 程度无好转, 症状未减轻。
3.2 糖尿病所致者为
治疗组17例中, 治愈8例 (均为糖尿病所致者) , 占 47.06 %;好转8例 (均为糖尿病所致者) , 占47.06 %;未愈1例 (为甲亢所致者) , 占5.88 %。总有效率94.12 %。对照组17例中, 治愈3例 (均为糖尿病所致者) , 占17.65 %;好转9例 (均为糖尿病所致者) , 占 52.94 %;未愈5例 (为甲亢、脑干出血所致者各1例、糖尿病所致者3例) , 占29.41 %。总有效率 70.59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4 麦粒蚤对余颅神经的影响
陈××, 男, 72岁, 因“右眼睑下垂, 复视1个月”于 2005年5月24日就诊。患者经眼科检查诊断为左外展神经麻痹。就诊时症见:视物双影。查体:双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3 mm, 对光反射灵敏, 左眼外展时露白5 mm, 其余方向活动自如, 无眼球震颤, 余颅神经未见明显异常, 内科及神经科查体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GLU 12.5 mmol/L;TG 2.85 mmol/L;UA 537.5 umol/L, 其余检查未见异常。予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 患者左眼外展时, 露白消失, 视物清晰, 无复视。
5 针刺配合麦粒蚤治疗总体法
复视在祖国医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