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浣溪沙、江城子、登飞来峰、水调歌头”复习.docVIP

古诗“浣溪沙、江城子、登飞来峰、水调歌头”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课时间 一、水调歌头:作者 1、默写: 2.本词中一共有几问?问的对象分别是什么?注:“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天;“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问月。归根结底问的是人生。 3.诗中写离愁,并非全篇浸透着离愁。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句可以看出作者释却了离愁。 4、表达作者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5、词的上阕极写诗人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阕写望月怀人,以表达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 6、“但愿…娟”的意思?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美好的月色。理解: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 7、“不应有恨”的“恨”的意思是怨恨亲人的离别,“恨”的内容可能是人生的孤独坎坷。 8、词人心中是天上好,还是人间好?词人心理矛盾,想乘风归去是为了忘却官场的失意,兄弟分离的烦恼,但是马上意识到天上高寒,人间温暖,人的悲欢离合如同月的圆缺,在于各自珍重,词人还是赞美热爱人间。 9、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之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从人到月,从古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像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登飞来峰作者 1、默写: 2、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闻说鸡鸣见日升。 3、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指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5、这是一首哲理诗,一、二句作者用“千寻(见日升)”突出塔之高,为下文作铺垫。 6、,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政治抱负?注: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7、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 1、默写: 2.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C 表达了自己愿效命朝廷的愿望)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3.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 李清照的作品语言清丽,词风婉约,不属于豪放派。) 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 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5、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B

文档评论(0)

ryao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