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和主要技术措施(范文).docx

施工方案和主要技术措施(范文).docx

  1. 1、本文档共2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方案和主要技术措施 第一节、1.测量工程 1.1施工测量准备 1)校对测量仪器 本工程应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等须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计量检测单位校核,并确保使用时在有效检测周期内。 2)复核水准点及坐标点 对规划勘测部门或业主提供的坐标桩及水准点进行复测,确定水准点和坐标的准确性。 1.2建筑物定位放线 施工总平面图中给出了建筑轴线交点的坐标。 为提高定位放线的精度,我们选用极坐标法。 1)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及《基坑开挖边线与红线位置图》提供的城市坐标点及相对位置,在现场内通视条件较好,易于保护的位置引测三个坐标点(L、M、N),并用砼固定,必要时设防护栏杆。 2)依据规划勘测部门提供的坐标桩及总平面图施测,进行建筑物定位,复测无误后,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线。 1.3水准点引测 1)根据业主提供的由规划勘测部门设置的水准点引测现场施工用水准点,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敷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 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校核。 2)现场水准点的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1)测量方法:采用闭合导线法测量: (2)主要技术要求 1.4地下结构的施工测量 1)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 (1)采用极坐标法,先引测建筑物轴线交点,然后根据平面图弹出所有轴线及建筑物外边线。 (2)将轴线控制点外移至基坑边,并设置木桩做为地下结构的平面控制点。 (3)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影响精度。 (4)每一施工段的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并附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性。 2)地下结构的标高控制 底板施工时,所需标高可以从现场内水准点逐步引至槽底,并在槽边适当位置设置水准点。 地下施工时,可从槽底水准点向上传递,也可从现场内水准点直接引测,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往返闭合,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 3)地上结构的平面控制 (1)地下结构板施工完毕后,用现场内设置的L、M、N三个特点,对使用的定位控制桩进行复测,核核无误后,做为施工的依据。 (2)在首层楼板上放置七个控制点,做为上部结构轴线传递的基准点。 设置基点采用属予埋钢板(100×100),并在钢板上刻划“十”字做为标记。 (3)上部结构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铅直仪。 在每层结构的相应部位留置150×150孔洞,以便激光通过。 (4)为确保轴线传通的准确性,每层的轴线均从首层基点向上传递。 (5)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将采用TOPCON-701智能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 测量时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进行,并做测记录。 4)地上结构的高程测量 (1)在每层的柱子及墙体浇筑完后,在电梯井筒内墙上弹出建1m线,用红三角柱注,并以此做为上部结构高程测量的起始点。 (2)在结构层内引测标高时,要使用水准仪引测,并往返测量与基准点校核,误差要控制在规范控制范围内。 1.5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1)水准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应根据稳定性良好的水准点进行,水准点应考虑永久使用,为了便于检查核对,专用水准点埋设不少于三个,埋设地点必须稳定不变,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 2)仪器选择 本工程使用精密水准议(Ds1)及配套的水准尺。 3)观测依据及精度要求 (1)依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二级的要求。 (2)精度要求:JGJ/T8-97二级的要求4)沉降观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按下列原则设置:(1)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上。 (2)建筑物和沉降缝两侧,不同结构的分界处。 (3)建筑物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设点。 5)沉降观测的标志:根据本建筑的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选用隐蔽或标志。 6)沉降观测的周期及观测时间 (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一般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 当建筑物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立即进行每日或数目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数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一般情况下,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1次,直至稳定为止。 (3)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7)沉降观测结束后,应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观测成果应包括: (1)沉降观测成果表; (2)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 (3)v-t-

文档评论(0)

在职法务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洞色等,本人已有8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可承接清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