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外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探微
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一篇传统教材,通篇由古人古事组成,却毫不使人有堆砌用典之感,相反,这些典实的入词,使得词中抒发主人公的形象鲜明丰满,思想内容深宏博大,用意深沉含蓄。而且用典使事紧扣题意,融化不涩,达到了事如己出天然浑成的高妙境界。在教学这样至高境界的词中典实,只有得其用心思索探究,才能解得中肯。
该词首先提到的是曾在京口建都的三国时的孙权。“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孙权年轻时就败曹操于赤壁,造成三国鼎立之势。而今,江山依旧,南宋最高统治者没有一个能象孙权那样保住祖业,收复失土,与敌抗争。他们偏安东南一隅,使得整个淮河以北沦入金贵族的统治之下。这怎能不引起词人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对孙权的缅慕呢?
接着写道,“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东晋王室,北擒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后又杀刘毅,斩谯纵,驱司马休之,使境内统一,继而收复洛阳、长安、灭后秦。真是“气吞万里如虎!”如今,刘裕的寓所已成“寻常巷陌”,但他的业绩,气概仍然令人向往。值得一提的是,词人并非凭吊古迹,无病呻吟,发思古之幽情。而是用此典以勉励抗战派,当如刘裕锐意北伐,恢复中原,扬威千古。
词的上片,忆孙权重在伤今,鞭笞南宋统治者;赞刘裕重在喻今,勉励抗战派。
词谈到刘裕,很自然会想到在京口出生的其三子刘义隆及其北伐之败。故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词句。
对刘义隆一典,以前大多析者皆以为是借义隆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以致北伐惨败,几乎危及国本,用来讽刺轻率北伐毫无准备的韩侂胄,并无恢复的大志,只想有北伐的壮举。其实元嘉年间的两次北伐的失败不是因为文帝好大喜功,轻起兵端,据《南史》记载,主要是因为文帝“遥制兵略,咸听成旨”,不能知人善任,对出征将帅信任不专,自己又无作战经验而对将帅遥控钳制,指挥轻率。
至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韩,韩并非是“立盖世功名以自固者”,(特别是学文科的同学要记住),我们不能以成败论是非,辛弃疾用文帝一典的用心也显然不在于斯。典故本身有它固定的丰富的内容和丰满形象。词中用典,在于结合现实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因而也就不存有借刘讽韩之说了。
京口,瓜步一水之隔,遥望可见。词人融景生情,想象驰骋,写下了“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礼鼓!”这里词人欲用四十三年前的金侵宋,宋失扬州等大片土地的耻辱,进一步激励抗战派。希望他们牢记国耻,奋力北伐。同时也进一步提醒他们,四十三年了,人心麻痹,金的统治也慢慢稳定,即所谓:“时移事久,人情习故,一旦骚动,怨嗟并起”,希韩等要认真对付。同时也隐含流露出对主和派的不满和壮志未酬的感慨。想当年“壮岁旌旗拥万失,锦襜突骑渡江初。”本想为恢复中原干一番事业,谁知词人平生志愿,百无一酬,“可怜白发生!”(见辛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但是一二O四年写此词时已近古稀的词人意志并没有因年老和仕途坎坷而消沉,欣然出山,赴京口上任。然而京口毕竟不是前线,这对于心怀统一南北大志的爱国壮士辛弃疾来讲,他向往的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把自己的余身残年献给北伐大业。因而写下了“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词人以廉颇自比,也是以元老重臣自荐。自己虽然老了,但还可上前线,体现了当仁不让,勇赴国难的精神。
总之词中千古英雄的孙权,金戈铁马的刘裕,宋文帝的败北,扬州路上的烽火,佛狸祠下的神鸦礼鼓,老当益壮的廉颇,都是用来刻划一个为国担忧,以身报国的爱国壮士形象的。这些典实贯注着词人的生命力量,表现了他关心北伐,不忙恢复的思想感情和溢于言表的权奸当道,难以被用的一腔悲愤。
当然,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感悟,高中二年级更亦然。在教给学生用典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辛弃疾用典贴合思想感情和寄托壮志借古抒怀的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既学且品,迁移探索,岂不美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