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外阅读】《赤壁赋》告诉了我们什么
《赤壁赋》的重点是第三段和第四段。这两段中,苏轼借主客问答的方式,围绕“变”与“不变”这一核心话题,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
在苏轼看来,江水、明月、清风这些自然景物,都同时兼具“变”与“不变”的双重属性,问题的关键只在于欣赏者的视角,即只在于“变者”观之还是“不变者”观之。苏轼认为,如果从“变者”的角度看,人类固然存在诞生、成长、死亡这样的过程,天地万物也同样如此。这就好比,一滴水从汇入长江到最终注入大海,原本也就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对于这滴水而言,注入大海也就意味着它属于长江的生命消失了。同样,一阵清风从面颊上拂过,这阵清风也就成了过去,下一阵清风才是一个全新的生命。这样看来,即使是高悬天空的明月,也难以逃脱这样永恒变化的命运,因为和昨日的明月相比,今日的明月注定会消失一些物质,又新增加一些不为我们知晓的内容。但是,从“不变者”的角度看,月亮就是永恒地高悬于天空,江水就是永恒地流淌于大地山川之间,人类则是生生不息地繁衍耕耘着——月亮没有消逝,长江没有消逝,人类也一样没有消逝,世间万物都在这“没有消逝”中获得了永恒。
苏轼的这些观点,单从《赤壁赋》的表象意义看,似乎可以理解成“苏子”对“客”的情感慰藉,但实际上体现的却是两种不同文化在同一个体——苏轼内心的必然冲撞。《赤壁赋》中,“客”——与“苏子”相对的另一个“苏轼”的观点,给人的感受是消极、悲观的,但我们如果深入进去,揭开遮掩在消极、悲观情绪上的面纱,就可以发现一种儒家特有的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价值观。
《赤壁赋》中,有一个不被人重视的细节很有意思。面对七月十六日的圆月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美好景致,主客双方触景而生情,但差别却很大。苏子扣舷而歌,首先想到的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这一联想,是由眼前美景自然引发的,因为眼前存在的确实就是“空明”之境,至于“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则是诗句的附带品。也就是说,“主人”首先关注的是美景,然后才由歌词联想到悠悠心思,进而联想到那远在天际的“美人”。至于歌词中的“美人”,并非确有所指,如它可以是美政,可以是美好的理想,可以是一种魂牵梦萦的愿望,也可以是自然……
客则不是这样。面对“空明”之境,客想到的是曹孟德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也就是说,当苏子扣舷而歌,客“倚歌而和”之际,客实际上并没有关注苏子歌唱的内容,而是依照他眼前景物引发的情感表达了自己个性化的心声。这种个性化的心声,显然属于进一步联想
的产物——客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联想到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进而联想到了文治武功同样卓越的曹操,联想到了英雄终将逝去,联想到了自己眼下的卑微地位,联想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雄心和眼前惨淡的现状……于是乎,一种英雄垂暮、壮志难酬的痛楚便不可遏止地倾泻出来。
这样看来,客的悲来自眼下的“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人生现状。对于客而言,这样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客需要的是曹孟德一般的轰轰烈烈,是个人理想的实现,是成为一世之雄。客的这种思想,是要建功立业,开创人生辉煌,自然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然而,遗憾的是乘一叶扁舟漂泊于浩瀚的长江上的客,此时已沦落为笼中困兽,纵然心灵深处依旧有辽阔苍茫的大地,却已经无法实实在在地自由奔跑。这种英雄末路的困顿与无奈,注定客的心灵中不可避免地淤积了太多的失落。于是,本应该高歌猛进的客,只能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排遣他那无法排遣的惆怅。
客的怅惘,苏子又何尝没有?然而,苏子与客不同。苏子不但有道家超然物外的清静无为作精神后盾,而且还有道家极具主观唯心色彩的相对主义哲学观为思想武器。因而,苏子面对清风、明月、江水时,想到的是“物与我皆无尽也”,是“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表现出的是跳出名利之后的豁达通透,以及超然物外的逍遥自得。《赤壁赋》中,悲观的客在苏子的劝慰下最终获得了心灵的解脱——这种解脱,在外表现为“喜而笑”,内在的意义却是世界观的变更。具体地说,客由悲而喜的过程,就是道家思想战胜儒家思想的过程,是清静无为、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战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生信念的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小岛》(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pptx VIP
- 含电容电路含电容电路.doc VIP
- TED中英双语演讲稿Why we love, why we cheat.pdf VIP
- 债券借贷视角看利率.pptx VIP
-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GB/T 19024-2025质量管理体系 面向质量结果的组织管理 实现财务和经济效益的指南.pdf
- 党课讲稿: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让互联网点亮我们的生活.doc VIP
- ARC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安装使用说明书(安瑞科液晶显示).pdf VIP
- 班主任如何培养班干部(课件PPT).pptx VIP
- 深圳市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2025.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