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纤维标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

《路桥用单丝及网状聚合物纤维技术要求》?(▲

《路桥用单丝及网状聚合物纤维技术要求》

?(▲

(试行)

为保证工程建设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制订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路桥单丝及网状聚合物纤维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并就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1、本《技术要求》中聚合物纤维是指聚丙烯、聚丙烯腈、聚酯纤维等单丝或网状纤维;

2、本《技术要求》制定依据为:

(1)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和砂浆用合成纤维》GB/T

21120-2007;

(2) 国家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纤维材料聚丙烯纤维和聚丙烯腈纤维》JT/T525-2004;

(3)国家交通行业标准《沥青路面用聚合物纤维》 JT/T534-2004;

(4) 国家建工行业标准《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221-2010;

(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程》CECS38:2004;

(6)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标

准》CECS13-2009;

(7)相关设计文件要求。

3、水泥混凝土应选用不含再生烯烃链的、纯聚合物生产的网

状或单丝纤维,禁止使用聚酯、聚丙烯腈纤维;

4、

沥青混凝土应优先选用聚酯纤维,禁止使用聚丙烯纤维;

5、

聚合物纤维供货厂家应具备中国纺织行业“CTS”产品认

证;

6、

聚合物纤维供货厂家应提供:具有聚合物纤维检测资质的

国家或北京市级检测单位出具的、满足北京市公联公司《道路桥梁

用单丝及网状聚合物纤维技术要求》(附表)中各项相关指标的一年

内检测试验报告原件;

7、聚合物纤维由工程总承包商按照混凝土设计掺量购买,提

供给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使用;

8、聚合物纤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按照《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执行;

9、聚合物纤维进场后由监理工程师、总承包商共同进行附表中第1~11项材料见证试验;

10、纤维混合料监理工程师、总承包商见证试验及施工现场抽检项目:纤维水泥混凝土为附表中第12~16项;沥青混凝土为附

表中第17~21项;

11、检验频率:每个单位工程均按上述要求检验;

11、

检验频率:每个单位工程均按上述要求检验;

12、纤维水泥(沥青)混凝土掺加聚合物纤维数量应准确,

12、

纤维水泥(沥青)混凝土掺加聚合物纤维数量应准确,总

承包商、监理工程师应现场监督、计量

承包商、

监理工程师应现场监督、计量;

13、附表中仅有一项指标即为:水泥混凝土用单丝、网状纤维

13、

两者指标要求相同,有两项指标时〃()〃内为网状纤维指标。沥青混凝土用纤维〃()〃内为聚合物长纤维指标;

14、砂浆用聚合物纤维可参照本《技术要求》执行;

15、检测单位

⑴聚合物纤维

国家纺织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国家纤维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纤维水泥混凝土

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国家建材测试中心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纤维沥青混凝土

北京市建筑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 同上

附表:

北京市公联公司《道路桥梁用单丝及网状聚合物纤维技术要求》

J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

道路桥梁用单丝及网状聚合物纤维技术要求

4AanilTSE日

性能

指标

检测项曰

GB/T21120-2007

JT/T525-2004

CECS38:2004

公联公

1

外观、手感及洁净度

色泽均匀;表面白亮、无污染

;手感柔软且无未牵引丝

2

安全性能

3

密度g/cm3,±0.01

-

0.91

4

当量直径及偏差pm,±,10%

5-100

20-50

18-65

20-5(100±

5

长度及偏差mm3±10%

6~40(15-40)

6-30

4-19

12-1

(逮平均

6

网状纤维厚度偏差

-

24,土4

-

24,

pm

25,土5

25,

7

抗拉(断裂)强度

MPa

450

350

(400)

276-650

4!

Al

2e

1

E

sr-

cn

Al

oo

H

2

ir)

H

1

1

1

1

1

1

1

O

cn

Al

俱Q

2Aloo

1

1

1

1

1

1

Oocn

Al

VI

$

o

H2O

H

1

ir)ir)

cn

cn

s

oQf\

g*

IS

1I*墨

IAl

3

WU

i

L

8

K

8*

i

AAl

fD

d扉5o

ii

1

00

6

o

rd

CM

mi

SI

17

直径mm

-

-

-

0.010~0

18

长度mm

-

-

-

文档评论(0)

ld135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