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去心核的合理应用.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炮制去心核的合理应用

中医药的生产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医疗活动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药物技术。它在中医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继承和发扬这项传统的制药技术和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在此,笔者仅就中药炮制去心核这一操作的目的与合理性,略陈管见。

1中药去心核之目

中药去心核的操作很早就有记载。《伤寒论》中已有麦冬、天冬去心的记载。《本草经集注》中云:“巴豆打破剥皮,刮去心,不尔令人闷”。《雷公炮炙论》中记载:“使山茱萸,须去内核,核能滑精”。《修事指南》中将中药去心核的目的归纳为:“去心者免烦”,“去核免滑”。

现代认为中药去心核的目的:①分开药用部分,即心与肉(皮)作用不同,如:莲子肉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莲子心具有清心宁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之功效。用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二者功用与主治不同,故需分开入药。②除去非药用部分,即其木心或核不入药。如:巴戟天、地骨皮、五加皮等,木心不含或微含有效成分,故不入药;山茱萸的核分量很重(约占80%左右),无治疗作用,且认为有滑精作用,故需除去。

2制备护坡的可行性

为探讨古人提出的部分中药需去心核入药是否合理,一些科研人员对古代记载的部分中药的心核及药用部分,作了实验研究。李益福等对丹皮与其木心的药效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总灰分丹皮为4.5%,木心为1.6%;水提取物丹皮为46.25%,全根为44.00%;丹皮酚的含量丹皮为4.20%,木心为1.81%;芍药甙含量丹皮为1.57%,木心为1.29%(P0.05);药效实验证明,丹皮和木心均有显著的抗炎、降压、促进血小板聚集及抗惊厥作用,甚至有些作用木心更优(如降压作用,木心比丹皮强);体外抗菌效力相仿;而木心的毒性却是丹皮的38.5%。我国丹皮年正常销售量达200X104kg,木心占全根重14.9%,每年就有35×104kg作为废料而浪费。因此,可考虑对丹皮木心进行综合利用。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之功效,传统用药常常要求远志去心人药,现代研究证明:镇静作用全远志较远志皮为强,祛痰作用全远志与远志皮相似,溶血和毒性试验远志皮的强度约为全远志的1.5倍,可见全远志不但药理作用比远志皮强,毒性作用也小。从药物加工手续来说,远志不去心,不仅简化了操作,节省劳力,且可节约药材(一般加工时抛弃的远志木心约占25%,改革这一传统操作,可节约药材四分之一)。因此,《中国药典》一部(1995年版)远志炮制项下规定: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笔者认为是合理的。

麦冬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为考察麦冬炮制方法的合理性,邵家德对麦冬抽心、轧扁、切片及整粒入煎四种方法的饮片,分别测定其煎出率。.结果:四种方法制得的麦冬饮片,在相同条件下的煎出率,分别是整粒63.73%,抽心70.48%,轧扁88.05%,切片.95.93%。其煎出率依整粒→抽心→轧扁→切片面递增,用切制法所得饮片的煎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炮制品。上述实验表明,麦冬抽心与不抽心对饮片的煎出率影响不大,轧扁法和切片法的煎出率则明显高于前两法。麦冬抽心或切片,费时费力,且麦冬的心部仅占全麦冬的3%,从简化操作,节省劳力等诸方面考虑,《中国药典》一部(1995年版)麦冬炮制项下规定: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笔者认为较为合理,只是《中国药典》所载的方法,在炮制程度上未作详细规定。实验中发现加工不当时有些麦冬表皮未破,煎煮时恢复整粒状态,仍会影响成分浸出。因此,采用轧扁法时应略破表皮为妥。

蒋纪洋等以鞣质成分含量为指标,对诃子不同炮制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生诃子肉的鞣质含量为45.6%。炒诃子肉的鞣质含量为42.17%,煨诃子肉的鞣质含量为42.59%;生诃子核的鞣质含量为4.16%,炒诃子核的鞣质含量为7.05%,煨诃子核的鞣质含量为4.66%。贾天柱等也对诃子不同炮制品做了含量比较研究,结果:生诃子肉的鞣质含量为26.06%,带核诃子的鞣质含量为16.54%,炒诃子肉的鞣质含量为23.12%,麸煨诃子的鞣质含量为24.37%,面煨诃子的鞣质含量为21.54%,诃子核的鞣质含量为3.98%。实验证明,带核诃子与诃子肉的鞣质含量明显低于诃子肉,诃子核的含量最低(仅为4%左右),说明诃子去核入药,是为了除去质次部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杨树斌等对枳壳进行了研究,分别取壳、果瓤、中柱提取挥发油比较其含量,并用TLC检测柚甙、辛弗林和N-甲基酪胺等成分进行比较。结果:挥发油含量(ml/100g):枳壳(3.16)中心柱(0.07)果瓤(0.05);TLC检测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右旋柠檬烯与标准品对照,只有枳壳中检到右旋柠檬烯,其他两种则未检出;3种样品分别用甲醇提取后用TLC检测柚甙的含量,发现3种样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