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精品文档
8、时间的脚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理解文章的结构顺序;掌握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说明的事理;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育科学精
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教引学生善于观察自然
现象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l)本文的说明层次。
(2)本文的语言特色。
(3)本文的写法特点。难点:本文说明的层次。
【课型、课时安排】:新课、2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延伸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源、有关课文图片、资料
【三分钟教育】:
第一课时
精品文档
【课时目标】: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并积累词语;掌握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表达方式,理解文章的结构顺序;掌握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说明的事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先来欣赏图片,第一张“恐龙化石”、第二张“三叶虫化石”、第三张自然界中的沉积岩。(屏幕显示)。我们看到的这些岩石,在保存古代生物的同时,还记下了时间的痕迹。那么,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的脚印》。(屏幕显示标题)
二、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时间的脚印》(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略有改动。科普作家陶世龙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参加工作后长期与地质学科打交道,在国家推动科学普及和科学大众化的倡导下,作者致力于科普写作,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科普作品较多。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
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 知识
三、整体感知课文1.听课文录音或学生分读课文,提出要求:
标出自然段序号;
精品文档
圈出读音有困难的字、词;
初步理出文章的大致结构。
2.为生疏字注音(根据“词语手册”等实际情况作增删),扫清文字障碍。
读准字音
踪迹(zōnɡ)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沙砾(lì)
龟裂(jūn)
帷幕(wéi)
刨刮(páo)
沟壑(hè)
海枯石烂(kū)
楔形(xiē)
钟鼎文(dǐnɡ)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粹。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
.
山麓:山脚。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刨刮:刮平。
沟壑:山沟。
胶结:半流体干燥后变硬黏结在一起。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时间的脚印》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本课小结:大家对课文的有关语句的意蕴内涵发表了很多见解,如果你还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和疑惑之处,还未在投影中展示,可以再次补充,我们结合课文内容共同探讨解决。
板书设计: 8、时间的脚印
第一课时
1、板书读准字音
2、板书辨清字形
板书理解词语布置作业:
抄词各三遍。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掌握题目所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说明的事理;弄清本文的说明层次;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提高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培育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第一部分(第1至第4自然段)说明岩石“是记录时间的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种”。
第二部分(第5至第29自然段)分层次地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这部分分三层。
第三部分(第30自然段至全文完)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间的意义,号召人们进一步去大自然找寻时间的踪影,去一步步走向地下的宝库。
二、感悟精彩句子1.“狂风来了,洪水来了,冰河爬来了”。
如此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岩石受“攻击”的画面,甚至让读者似乎感受到岩石不堪众多因素的“攻击”慢慢“烂”下去的“痛苦”。2.“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
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将冰河的移动比喻成铁帚扫过地面,足见冰河对岩石破坏作用的
巨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pdf VIP
- 2025-2030中国物流业AGV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英语考研2007考研真相真题解析.pdf VIP
- Unit5RevealingnatureTheSecretlanguageofPlants知识点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求学圆梦行动补贴申请表(填写模板).doc VIP
- TCESA-2024-117《人工智能 模型即服务(MaaS)功能规范》.pdf
- 肠道菌群与心理健康.pptx VIP
- 四川省拟任县处级党政领导职务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模拟题五套.doc VIP
- 清华大学李艳梅有机化学第十章-醇和酚精讲.ppt VIP
- 岩土工程勘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自带的计算公式).xls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