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_谭聃.pdf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_谭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工程学报谭聃等/第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3121

ChineseJournalofBiotechnology

/cjbcnSep.25,2022,38(9):3121-3130

DOI:10.13345/j.cjb.220063©2022ChinJBiotech,Allrightsreserved

·综述·

第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1,31,2,3

谭聃,欧铜

1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00

2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广东深圳518000

3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众循精准医学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00

谭聃,欧铜.第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生物工程学报,2022,38(9):3121-3130.

TAND,OUT.Researchprogressandclinicalapplicationofthethird-generationsequencingtechniques.ChinJBiotech,2022,38(9):

3121-3130.

摘要:Sanger测序法,又称第一代测序技术,作为测序金标准推动了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

绘制,但通量低、成本高的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又称下一代测序技术,

因其通量高、成本低等优点使得基因测序在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短读长一直是其

不可回避的技术短板。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出现,因其具有长读长优势,为基因序列上复杂重复区域解

析与高质量基因组组装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近年来,第三代测序技术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同时在肿

瘤、免疫、生殖等相关领域逐步体现出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将综述第三代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与临床

应用。

关键词:第三代测序;单分子测序;临床应用

Received:January23,2022;Accepted:April11,2022;Publishedonline:April15,2022

Supportedby:KeyMedicalDisciplineConstructionProjectofLuohuDistrict,Shenzhen,Guangdong,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OUTong.E-mail:outong@

基金项目: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精准医学实验室)

3122ISSN1000-3061CN11-1998/Q生物工程学报ChinJBiotech

Researchprogressandclinicalapplicationofthethird-

generationsequencingtechniques

TANDan1,3,OUTong1,2,3

1ShantouUniversityMedicalCollege,Shantou515000,Guangdong,China

2MedicalLaboratoryofShenzhenLuohuHospitalGroup,Shenzhen518000,Guangdong,China

3ShenzhenFollowingPrecisionMedicalResearchInstituteofLuohuHospitalGroup,Shenzhen518000,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heSangersequencingtechniques,alsoknownasthefirst-generationsequencingtechniquesand

thego

文档评论(0)

无法显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