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杨广差一点就红了
隋朝只有短短的不到四十年历史,非要说诗坛的领袖,看来看去,居然只有昏君杨广。此人之昏暴,固然是让人震惊,但他的才情,又确实有些让人叹怜。唐代的魏徵读了杨广的诗,也不禁发出一声感叹:“亡国之主,多有才艺。”
举个例子。宋代大词人秦观有名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历来为人传诵。这一句事实上就是借用杨广的诗作《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这样优美的句子,也难怪秦观会忍不住拈取而来,化用到自己的词里面。对于诗,杨广确实可谓钟情。早在他之前当晋王、坐镇扬州的时候,杨广就罗致了一批文人,相当于搞起来了一个诗歌俱乐部。就连后来的唐朝名臣、书法家虞世南当时也在其中。
登基之后,杨广身边文学人才更盛,一时之间,大隋朝诗歌俱乐部好不热闹。但这个俱乐部可是不好混的。杨广公布的俱乐部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许有人写得比我好!倘若谁的诗句一不小心写得太精彩,抢了杨广的风头,便可能大祸临头。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诗人薛道衡很有才华,是当年文坛大家庾信少有地给予好评的几个北朝诗人之一,写了一句很有名的“空梁落燕泥”,结果被杨广给杀了。据说杨广一边杀还一边变态地问:“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
按说杨广的“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足够匹敌薛道衡的“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了,不知道何以非要杀人。
另一位诗人王胄则因为写了句“庭草无人随意绿”,后来也被杨广杀了,杀了还念叨:“‘庭草无人随意绿,复能作此语耶?”
当然,薛、王二人都是大臣,是政治人物,他们的死也都牵涉别的政治上的原因。写诗招嫉,大概只是加速了自己的死亡。
但若说杨广妒贤吧,他又是极度地自负,并不把他人放在眼下。
他“自负才学,每骄天下之士”,曾得意扬扬地对下属说:“设令朕与士大夫高选,亦当为天子矣。”——你们以为我是会投胎才当上皇帝吗?错了!就算我和诸位比文采,我也该当皇帝!
必须承认,他的自负不是全无根据。杨广真是一个颇有才情的诗人,和后来的李世民形成了鲜明对比。来看一首《夏日临江》: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日落沧江静,云散远山空。
鹭飞林外白,莲开水上红。
逍遥有余兴,怅望情不终。
这并不是杨广最佳的作品。
但也恰恰因为这只是一首普通“习作”,我们才能从中看出一样东西来,就是作诗的基本功。这首诗,杨广完全不用典故,也不刻意搜求奇怪刁钻的景物,而是纯用朴素简单的语言和意象为诗,但并不显得辞藻贫乏,反而是生动可喜。
杨广写诗,是很提倡“气高致远”的。之前的宫体诗人们和他相比,都像是佝偻着写诗的,是俯着身写诗的,目光所见有限,尺幅逼仄,一味雕琢。而杨广更像是站着写诗的。
他悬着肘、提着笔,观察着景物,自由地挥洒,所以画面显得更深远开阔,笔法也更为舒展轻松,有一种“云散远山空”的恢宏。
在个别时候,当神奇的灵感涌来之时,杨广能够写出更佳的句子,比如一首《春江花月夜》:
蓑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这诗确实是一点都不油腻,而是晶莹剔透,让人不禁想到后来唐初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让人想起更后来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推崇它的人说“即唐人能手,无以过之”,认为达到了唐代的一流水平。杨广确实是比同时代的绝大多数诗人都高了一筹。
杨广作诗,还并不是闭门造车。
他精力旺盛,极其爱好出游搞事,所以还留下了许多风格豪壮的塞外军旅诗作。他在位12年,只有五六年时间待在长安和洛阳,剩下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各地狂浪,所谓“二平江南,三下江都,三巡突厥,一讨浑庭,三驾辽泽”,到张掖,到辽东,到长城,到大海,这个肝火旺盛的中年人马不停蹄地巡游着他的帝国,足迹所至,每有吟咏。
北行到了榆林,他走进了突厥启民可汗的虏帐,在那里举杯酣饮,留下了诗篇。一句“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生动活画出了草原民族首领络绎朝拜的情景,写不尽自己的得意豪情。
西征来到渭源,面对险峻的地势和澎湃的渭水,他又写下“惊波鸣涧石,澄岸泻岩楼”,一路上的车马劳顿似乎完全不必提起,笔下只有他的风光奇绝的神州。
难怪杨广在文坛上睥睨自雄:从南朝至今,那么多边塞诗人里,哪一个走得比我远,体验比我深?就算走得够远的,又有谁自信心比我足,气魄有我高?朕作为诗人,是不是该大红大紫?
诚然,他差一点就红了,然而终究没有红。
他留下来四十多首诗,数量不能说少了,但要问哪一首适合当代表作,能代表他的成就和最高水平,能代表隋朝几十年间的诗坛水准?基本上一首都没有。
杨广的诗作里还最最缺一样东西——人情味。
这也是历代各种“帝王诗”里最缺的,气魄格局、雄言壮语都不难,乃至过剩,却唯独没有人情味。在杨广的诗里也一样,“人”要么是摆设道具,要么不值一提,看不见人的日常的情感。
诗,说到底是人心的艺术。那些最打动我们的诗篇往往都是关乎人心的,而不是漠视人心的。历代的帝王诗人之中,成就最高的一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