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着男装:唐韦浩墓《喂鸟侍女图》图像研究.docVIP

女着男装:唐韦浩墓《喂鸟侍女图》图像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女着男装:唐韦浩墓《喂鸟侍女图》图像研究

女着男装的侍女形象作为墓室壁画中出现较多的一种题材,出现在以唐都长安为中心的诸多墓葬规格级别较高,有明确纪年的官僚贵族的墓室中。比如,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韦浩墓等等。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韦浩墓中的《喂鸟侍女图》,行文以韦浩墓《喂鸟侍女图》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图像内容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对《喂鸟侍女图》中的侍女形象及其服饰类别做深入研究,指出该女子所着服饰的胡服因素,并认为该服饰风格是在汉族服饰的基础之上,吸收大量胡服因素而改良形成的。再以同一时期以长安为中心的其他墓室壁画中的女着男装的侍女壁画对比分析《喂鸟侍女图》的艺术风格,深挖画面人物形象的服饰细末。最后,结合唐代前期的社会文化与文献记载,进一步探讨女着男装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一、韦浩墓《喂鸟侍女图》图像研究

(一)韦浩及其墓室壁画概述

韦浩,初唐人,中宗废后韦氏胞弟,谥赠太常卿,武陵郡王,扬州大都督。韦浩其人,在正史中记载较少,多散落在其从兄弟韦温的传记当中。以《新唐书》为例:《新唐书》卷二百六,列传第一百三十—外戚中,专门为韦温列传,而韦浩则一笔带过,但我们依然能够得知,韦浩为中宗皇后韦氏同父弟,属于名门望族,外戚国戚等基本信息。原文如下:

韦温者,中宗废后庶人从父兄也,后父玄贞历普州参军事,以女为皇太子妃故擢累豫州刺史。帝幽廬陵,玄贞流死钦州,妻崔为蛮首承宁所杀,子:洵、浩、泂、泚同死。……赠洵吏部尚书汝南郡王,浩太常卿武陵郡王……。

关于韦浩的谱系,在《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六百四卷,氏族典第五十三卷中,记载的较为详细。该卷以《新唐书》为主要参照,理清了以韦后为中心的初唐韦氏一族的世系关系。该谱系行文简短,以《新唐书》为基础,加以系统梳理,不加华饰,为我们呈现了更为清晰的氏族关系。

通过文献史料记载,我们明确的得知韦浩的社会地位,由于其同胞姐妹韦氏蒙皇帝恩,余泽至身,后因“帝幽卢陵”,惨遭武则天所害,其父身亡,其也随母同死。后追封谥号,葬于长安。由于获得追封加之皇亲国戚的身份,其墓葬也必然按照贵族旧例的规格进行安葬。

韦浩墓,景龙二年(708年)入葬,位于陕西长安县韦曲镇南里王村,于1987年出土发掘。墓室内壁画众多,品类丰富。墓室由斜坡墓道、一过洞、一天井、四壁龛、前后甬道和前后墓室组成,全长41.5米。墓内绘有壁画,从墓道至墓室依次为青龙、白虎、狩猎出行、侍臣、房屋、天象、高士及男女侍等。本文所要研究的《喂鸟侍女图》位于墓室的后室东壁,是后室东壁的群侍中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位侍女之一。

(二)《喂鸟侍女图》画面内容解读

《喂鸟仕女图》高180厘米,宽65厘米,为韦浩墓后室东壁群侍的中间两位之一,女扮男装,头戴幞头,身穿翻领长袍,下着波斯裤,足蹬软便履,袍领、袖口和前襟都绣有华丽的花边。侍女右手提一小笼、左手悠然自得的给肩上的一金丝雀喂食,颇有情趣。

图2韦浩墓后室东壁喂鸟侍女图

关于《喂鸟侍女图》画面内容的陈述,信佳敏先生提供了更加具体的阐释。为一女扮男装侍女。头戴黑色幞头,粗眉细目,身穿淡黄色翻领长袍,袍领、袖口和前襟处绣大花,花饰黄红相间,十分华丽。下身着波斯裤,足蹬软便履。右手提一笼,左手悠然自得地给肩上的金丝雀喂食。两位前辈在其著录中对《喂鸟侍女图》的画面解读较为详细,本文将对二者的解读加以整合运用。

(三)女着男装的人物形象研究

《喂鸟侍女图》中,女着男装的侍女形象位于墓室后东壁的群侍中间的右侧,上文已对其着装以及动作等图像元素进行解读。那么,《喂鸟侍女图》中女着男装的侍女,其着装是从哪里来呢?此类的女着男装与同时期男装有什么异同?其与传统意义上的胡服相比较,有什么相似性与改良性?我们带着问题进行下文的研究。

我们知道,最早将胡服应用于汉代穿着的人是赵武灵王,其“胡服骑射”开胡服盛行之先河。而在隋唐,汉化后的胡服逐渐从军戎转渗到日常生活,成为男士普遍的着装。据史料记载,唐代男子的典型的日常打扮为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袍、脚蹬靴。唐代男子所穿的袍靴来源于北魏的戎装,是男子专属的服饰。

《旧唐书·卷四十九·志第二十五·舆服》记载:“初,隋文帝听朝之服,以赭黄文绫袍、乌纱冒、折上巾、六合靴,与贵臣通服……武德初,因隋旧制……(唐太宗)其常服,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于戎事。同时,幞头也是男子专属的首服,应用在传统官服礼服当中。

《新唐书·卷二十五·志第十四·车服》记载:“(马周)又请:‘裹头者,左右各三襵,以象三才,重系前脚,以象二仪。’诏皆从之。”

另外,在士族女性中,女子穿着男衣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旧唐书·舆服志》记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碑内外,斯一贯矣。”

《中华古今注》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士流之妻或衣丈夫服,靴衫鞭帽,内外一贯矣。”

在《喂鸟侍女图》中,女性着装翻

文档评论(0)

jiandedaxi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