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广东中考语文考纲规定的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文言文(24篇)
1、论语十那么〔七上〕《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屡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老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决,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九下〕《孟子》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那么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害〔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但凡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但凡可以躲避祸害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害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谢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谢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