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古钱锈蚀机理.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钱的锈蚀机理

古铜钱化学成份分类

1、紫铜:

又称纯铜,古代含铜量96%至99%,呈紫红色。

2、青铜:

青铜可分为两大类:

(1)锡青铜:含锡20%至30%。若含锡在于20至30%则钱呈银白色,俗称“白铜”钱。含

锡量少则钱呈淡棕色,俗称青。古代锡青铜都含有铅,一般在3至8%,相当现代锡青

铜的化学成份。

(2)铅青铜:含锡2至10%,含铅9至60%。若含锡、铅量多,则钱呈灰白色,若含锡、

铅量少,则钱呈黄青色。在先秦时期青铜钱的含量都较多,一般都在职7至56%,个别高

达62%。到汉代含铅量~9%。若铅量在座~33%,则相当现代铅青铜的化学成份。

3、黄铜:

黄铜在明清时期就用于铸造铜钱了。明嘉靖就用黄铜大量铸钱。古代称“锌”为“倭铅”。

用炉甘石熔炼而成(即菱锌矿ZnCO3)。D元代就有:“赤铜入`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

金”的记载。在后期我国的锌已向国外出口,锌锭含锌量达98%以上。黄铜又可分为:

(1)黄铜:含锌3~40%。若含锌量在10~20%称为红铜(地区),称为丹铜。

(2)铅黄铜:含锌35~43%,含铅0.3~3%。正明清时期的铜钱中有的含铅量还要多些。

含锌量有时会少些在20~40%。

(3)锡黄铜:含锌9~40%,含锡0.2~2%。有时也含有少量的铅。

4、白铜:

在我国就可生产铜镍合金,其成分为铜40~58%,镍7.7~31.6%,锌25.4~45%。以后

传到德国,经仿制才制成电阻材料称“德国银”。白铜又可分为:

(1)普通白铜:含镍\+钴0.57~2.6%。

(2)铁白铜:含镍\+钴0.5~1.5%,含锰0.5~1.2%。

(3)锌白铜:含镍\+钴12~16.2%,锌23~28%。

(4)砷白铜:在东晋时期甸就生产出砷白铜,即将赤铜加“砒石”炼为白铜。含砷量约10%,

呈银白色。因在熔炼过程中产生巨毒气体,故很少用。

5、小结:

青铜在古铜钱中使用最多。其次是紫铜钱。到明清时期才使用黄铜钱(早期“仅见壮泉”四十是黄

铜钱)。俗称的白铜钱实际上是含锡量多功能些的表鲷钱。基本上不是有意生产砷白铜钱。

二。古铜钱腐蚀后表面颜色的机理分析

A:古铜钱长期埋在土壤中锈蚀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现象。现按土壤的特性可分为酸性、碱性、

中性三类情况.

1.酸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古铜钱埋在酸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古铜钱长期埋在酸性(PH4-7)土壤中的锈蚀颜色

一般呈绿色(颜色由苹果绿--淡绿--中绿--深绿--橄榄绿逐渐进变化0,并产生碱式碳酸铜[C

uCO3.3Cu(OH)3]呈淡绿色,有时还会产生碱式硫酸铜[CuSO4.3Cu(OH)2],呈橄榄绿色,

并在钱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由于锈蚀的厚度不同,锈的化学成份不同,含量多少也不同,

因此便会形成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俗称松绿、瓜皮绿、纯漆古、靛兰绿等。这类锈

蚀往往是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的综合产物,同时还会产生电化学腐蚀。故钱面会呈斑状、槽

状及坑眼,又因有晶间腐蚀和选择腐蚀,铜钱的锡、铅等易腐部份腐蚀掉,而使铜钱的

减小就变轻了,并产生微细的小针眼,使钱声变哑,绿锈从产生,俗称“入骨锈”。

2.碱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古铜钱埋在碱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古铜钱一般在民间使用流通数十年甚至数百年之

久。就会锈蚀产生碱式硫酸铜,后又埋在碱性土壤中(PH7-10)与还原类物质机物糖

类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氧化亚铜Cu2O呈深红色,还会生成铅丹Pb3O4呈大红称朱

砂锈,鸡血斑,枣皮红,黄斑等。同时还保留部分碱式硫酸铜,故保存部分绿锈,所以古铜

钱呈红绿锈。同时也会产生局部腐蚀及电化学腐蚀,所形成的微小针眼中也有红绿锈产生,

欲称入骨锈。由上述可知古铜钱必须先产生绿锈后才会还原而生成红锈。故是红锈盖绿锈。

在沙中则形成“干沙锈”即绿中有沙并有黄、红斑。

3.中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古铜钱长期埋在中性土壤中(PH7)一般不会生锈,但有些古铜钱的含锡量偏高,若锡在1

5-32%时,从“铜一锡系状态图”分析,形成a固溶晶体和共析体组成.而其中的相(Cu3S

n)及SN,因锡析出到钱表面形成所谓“水银光”又称“水银浸”。同时锡青铜还会有“逆偏析”

趋向,即锡由内外析出,使铜钱表面呈“白斑‟又称之为“锡汗”。当含

文档评论(0)

guchengy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