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一单元
2*梅岭三章(对应学生用书P55);?积累运用
1.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横线后列举晋朝人、唐朝人、革命者和我们每一代人不同的读诗方式,是紧承④,并对④作具体阐释,故④排最后,排除C、D两项。②③相连,③承接②,排除A项,故选B。;(原创)学完《梅岭三章》之后,小文同学打算写一则读后感,请帮助他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重读陈毅的《梅岭三章》,依然能感觉到()年代的陈毅豪气干云、取义成仁的英雄气①(gài),感受到陈毅为了人民的幸福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这种革命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从扬帆起航那一刻起、100多年来代代相传的“遗传密码”。在一定意义上说,读懂一个民族的英雄传奇,也就掌握了这个民族兴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遗传密码”,尽管100多年来风云变幻、险象环生,嘉兴南湖红船上()的那豆样大的点点灯光,能②(qū)走漫漫长夜,照亮全中国;井冈山上万绿丛中那如星星般的细小火③(yàn)能形成燎原之势,使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如凤凰涅槃般获得新生,使共产党能够一往无前,()一个又一个的高峰。;2.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_;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血雨腥风 跳动 攀上
B.血流成河 跳动 走上
C.血流成河 闪动 攀上
D.血雨腥风 闪动 走上;【解析】血雨腥风: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比喻形势、时局的险恶。血流成河:形容死伤的人极多。“血雨腥风”恰当地表述了《梅岭三章》创作的时代背景,符合语境。跳动:一明一暗地闪动。闪动:不稳定地抖动。语境强调忽明忽暗,“跳动”符合语境。攀上:攀缘而上,强调从低处往高处走。“走上”与“高峰”搭配不恰当,“攀上”符合语境。;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一定意义上说,掌握了这个民族兴盛,也就读懂一个民族的英雄传奇。
B.在一定意义上说,掌握一个民族的英雄传奇,也就读懂了这个民族兴盛的
“遗传密码”。
C.一定意义说,读懂一个民族的英雄传奇,也就掌握了这个民族兴盛的“遗传
密码”。
D.一定意义说,掌握一个民族的英雄传奇,也就读懂了这个民族兴盛的“遗传
密码”。;?阅读提升
(原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7题。
材料一: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写作背景:《大江歌罢掉头东》是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周恩来于1917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1917年9月,青年周恩来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赴日留学前夕,与几个好友告别,写下这一首气魄雄伟、热情奔放的七言绝句。;材料二:
自题小像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写作背景:1903年,鲁迅在《浙江潮》上发表了《斯巴达之魂》歌颂斯巴达人以生命和鲜血抗击侵略者,借以抨击清朝统治者的丧权辱国,唤醒中国人民起来斗争,并毅然剪掉象征封建传统和种族压迫的辫子,在一张剪掉辫子的照片背面题写了这首诗送与好友许寿裳,以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材料三: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不完全一样。如《左传》中所谓的“诗以言志”意思是“赋诗言志”,指借用或引申《诗经》中的某些篇章来暗示自己的某种政教怀抱。而《尧典》中所说的“诗言志”,是说“诗是言诗人之志的”,这个“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战国中期以后,由于对诗歌的抒情特点的重视以及百家争鸣的展开,“志”的含义已逐渐扩大。孔子时代的“志”主要是指政治抱负,这从《论语》中孔子要观其弟子之志就可看出来。而庄子“诗以道志”的
“志”则是指一般意义上人的思想、意愿和感情。《离骚》中所说“屈心而抑志”“抑志而弭节”,这个“志”的内容虽仍然以屈原的政治理想抱负为主,但显然也包括了因政治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愤激之情及对谗佞小人的痛恨之情在内。;到汉代,人们对“诗言志”即“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