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61张PPT).pptx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课件(共61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曲五首

第1课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杜甫《悲陈陶》;;;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说说诗歌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何特点。;2.说说下面这几句诗的表达效果。;返乡经历;作者简介

岑参(约717—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人。曾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后曾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世称“岑嘉州”。长于七言歌行,其边塞诗尤多佳作。;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这是他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武判官归京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这首诗前后侧重描写的内容有何不同?二者是如何完成过渡的?;3.诗中从哪两个方面揭示了当时的天气寒冷?;4.把“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即”换掉,好不好?为什么?;5.你认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为什么能够流传千古?;6.“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几句描写有何作用?;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所描绘的画面,并谈谈细节描写的作用。;8.诗的最后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这一艺术手法,说说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多年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雪”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西北边塞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1.背诵《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并默写。

2.《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试发挥想象,扩充细节,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诗词曲五首

第2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两首诗,这节课我们学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写作背景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三月,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这首词就是辛弃疾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的“悠悠”一语双关,有哪两层含义?这一问一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赏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3.赏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南宋末,全力抗敌,兵败被俘,始终不屈于元人的威逼利诱,最后从容就义。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代表作有《正气歌》等。;写作背景

宋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正月,被移上海船,从潮阳驶往厓山,经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写此

文档评论(0)

云淡风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3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