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课堂笔记】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部编.docxVIP

【学霸课堂笔记】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部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22课文言文二则

课前预习

1.本文共有()则文言文。

2.默读两遍,并背诵。

3.拼读并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

留意:“哉”第三笔横略长,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曝”左部是“日”,不要写成“目”。

4.课文中画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

善哉处士所宝锦囊玉轴抚掌少选然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认真读课文,把词语和对应的意思连起来。

少选好啊。

善哉一会儿,不久。

复心志,情志。

志再,又。

股拍手。

拊大腿。

6.通过认真阅读,我会填写。

本课共有___则短小的文言文,其中《伯牙鼓琴》选自《吕氏春秋·本味》,写的是伯牙和锺子期因鼓琴、听琴而成为______

的故事。《书戴嵩画牛》是____为唐代画家___的______写的一篇题跋。

7.选择。

(1)俞伯牙和锺子期能够成为“知音”是因为()。

A.锺子期能听懂俞伯牙弹奏的高山和流水的乐曲

B.锺子期能听懂俞伯牙弹奏的全部的乐曲

C.两人互相懂得对方的心思,关系格外亲热

(2)一个小小的牧童竟然能够指出大画家画上的错误,说明()。

A.牧童有生活阅历,比大画家更了解牛的情况

B.牧童比画家聪慧

C.牧童的学问比大画家丰富

8.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9.搜集历史上有关的知音故事填空。

传唱至今的知音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知音”指_______。俞伯牙、锺子期相传是春秋时期人,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奇引申出一个成语“_______”。

学问梳理

资料链接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国的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著作,又称《吕

览》。全书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吕氏春秋》全书体例一致,篇与篇之间内容有肯定的联系与分工,文章结构完整,组织较严密,语言也比较生动。它记载了大量先秦诸子的旧闻佚说、历史故事和传奇,不仅内容丰富深刻,富有逻辑性,而且在史料上也有很高的价值。战国末期统一趋势加强,各家思想飞快走向融合。《吕氏春秋》意在综合百家之学,总结历史阅历,博采众家之长,初步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军事等各方面内容的理论体系,在学术上和政治上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多音字

pù(一曝十寒)

bào(曝光)

造句:李涛参与体育熬炼缺乏毅力、一曝(pù)十寒的事情,在运动会上被曝(bào)光了,他感到格外惭愧。

词语积累

【志】心志,情志。

【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善哉】好啊。

【宏伟】高大的样子。

【少选】形容极短的时间。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足】值得。

【处士】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

【所宝】所珍藏的宝贝。

【锦囊玉轴】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

【拊掌】拍手。

【搐】抽缩。

【股】大腿。

【乃】却。

【掉】摇摆,摇。

【谬】错误。

【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奴】男仆。文中指耕田的农夫。

【婢】女仆。文中指纺织的织女。

学法导读

学习《伯牙鼓琴》时,首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然后围绕“伯牙为什么绝弦”这一问题,深化理解课文,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真挚情感。学习《书戴嵩画牛》时,先借助插图和注释,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反复诵读,理解课文。然后抓住“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概括戴嵩所画的《斗牛图》消灭错误的缘由,学习牧童擅长观察、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句段详解

难点解析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句导读这三句话,我们对“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锺子

期发自内心的赞扬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句导读锺子期死后,伯牙哀思欲绝,黯然神伤。知音不在,琴意谁知?于是伯牙毅然决然地“破琴绝弦”,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

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在一旁倾听。伯牙正在用琴声抒发自己志在高山的情志,锺子期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过了一会儿伯牙又表达了自己志在流水的情志,锺子期又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锺子期死后,伯牙把琴摔碎,把弦扯断,终身不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体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