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看客是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独特的形象系列。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愚昧、
麻木、奴性、好伪、无聊、冷漠,对他人的不幸和痛苦不仅漠不关心,反
而将其视为游戏和娱乐的材料。最早提及看客这个概念的是梁启超,他在
《呵旁观者文》中将其称为“旁观者”。而准确、传神地将这一群体命名
为看客的,当推鲁迅。鲁迅自觉将看客作为贯穿自己所有文学创作的核心
形象。经过鲁迅的用力、反复书写,看客成为了现代文学中愚弱国民性的
标识性形象。
沈从文是以书写“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享誉文
坛,但他的艺术文本确实没有放过对众多看客形象的犀利审视。沈从文对
看客的书写,渗透着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蕴涵着他对生命悲剧的深刻体
认。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的。本我追求快乐,自我寻求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协调,超我追求完美的道德
境界。在沈从文笔下,看客心理在本质上并不是一种理性意识,而是一种潜
意识中的精神暴力欲望。看客在“看”的过程中,已深深地沉入到精神分析
学所说的“本我”之中。文化价值或者完全淹没在暴力欲望之中,或者成为
精神暴力“本我”的伪装和实施精神暴力的工具。看客的外部表情看似僵
硬、平静,但其内心却是躁动的,甚至是波涛汹涌般的沸腾,有着如愿以偿般
的精神满足。被看者受到的痛苦越深重,他们得到的满足程度就越高。也就
是说,文化理性只是满足看客内心欲望的一块招牌而已,与看客的内心并没
有必然的联系。看客正是由这样一种精神状态支配着。《夫妇》中的“好
事者”,有的主张对被看者鞭挞一顿,有的以沉潭相恐吓,更有甚者打算以喂
尿、吃牛粪相惩罚。名义上都是为了让被看者得到胡来乱来的教训,从而达
到“维持风纪”之目的。但实际上他们对“风纪”毫无兴趣,这不过是向被
看者施加精神暴力的借口而已。而《从文自传》《我的教育》《黄昏》《新
1
与旧》《渔》等作品中,那些杀人场面围观者的内心又是何其丰富:有的渴
望杀人时刻的早点到来,有的因看到了杀人场景而兴奋无比,有的就是在杀
人后仍念念不忘。透过作品中那若无其事的平静的描述笔调,分明可以感受
到看客心中充满着贪婪的精神暴力。而这种暴力的源头又是人类心中那无
边的欲望海洋。也就是说,沈从文揭示的看客精神暴力欲望不仅仅存在于看
客之内心,同样普遍存在于人的内心。这样,沈从文的看客书写自然就引发
了读者对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悲剧的思考。
沈从文对看客生命悲剧的揭示,是作者生命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对生
命悲剧的体验是根植于现代生命哲学关于人的存在的认识。
(摘编自洪耀辉《生命悲剧隐喻与文化启蒙符码的合一——沈从文笔下看
客形象解读》)
材料二:
从客观角度分析,“看客”旁观的行为有其历史渊源,延续几千年的封建
专制制度使民愚、规民行、限民言,早已经麻痹了群众,迫使百姓收起
了对他人的爱与对社会的责任,不敢有这样高尚的权利,只能接受被管
理这单一的义务。他们用无情冷漠的表情来掩盖自己内心的恐惧与无助,
生怕一个出格就要被抓去杀头。然而围观行为是不犯法的,甚至这是百
姓们接触外界的少有的渠道之一,也就成为民众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
了。
孔乙己、祥林嫂默然死去;狂人大喊“救救孩子”;阿Q盲目地要闹革命……
这其中有多少“看客”明里暗里地推波助澜?他们也是千千万万的庸众之
一,而直到今日,现实中仍然有他们的翻版,见人跳楼,观看者还鼓掌
大叫“往下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行为态度在社会上屡见不鲜,足见
人情冷漠。这是在侵蚀着原本美好的社会道德、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信
任,助长着不正风气的滋生蔓延!
2
怎么挽救这样一个病态的群体?鲁迅早年想通过学医济世救民,后来恍
然发现医学只能救治人的肉体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要改变这种畸形
的社会现象,根本是要改变国民的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主
制度的确立,平等思想的传播,使人们渐渐改变了思想,打开了心扉,
使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重新焕发出生机。雷锋精神、志愿服务、爱心捐款
等社会互援形式越来越受到推崇,“幼有所育,教有所学,病有所医,老
有所养”不再遥不可及,社会环境是合众人之力营造出来的,只有每个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考研真题 .pdf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第一中学2024年高三3月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理.pdf
- 2024年海鲜餐饮市场前景分析 .pdf
- 2023年-2024年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及参考答案(培优B卷) .pdf
- 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
- 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pdf
- 《经典常谈》真题精练(选择题)(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 .pdf
- 荆州市2023-202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检测命题大赛( 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 2024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档案管理(精选试题) .pdf
- 2023年高级经济师之工商管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