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原子催化分析和总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

精选

x前言:自从张涛课题组于2011年最早成功制备出单原子Pt/FeO催化剂(Naturechemistry,2011,3(8):634-641.),该催化剂在CO氧化和CO选择性氧化反应中获得很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并由此提出了单原子催化的概念以来,2012年,E.CharlesH.Sykes课题组利用单原子Pd分散在

x

Cu(111)面上,利用STM等手段表征了该原子分散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对于加氢反应具有很好的选择性(Science,2012,335(6073):1209-1212.),2014年,包信和课题组制备的原子级分散的

22Fe/SiO在甲烷无氧制乙烯及芳构化取得重要进展(Science,2014,344(6184):616-619.),最近,郑南峰课题组用简单的光化学方法合成的Pd/TiO单原子分散的催化剂在烯烃加氢反应中具有极佳的活性(Science,2016,352(6287):797-800.)。单原子催化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2

2

概述:一般认为,亚纳米团簇比纳米级粒子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或选择性,从理论上讲,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分散的极限是金属以单原子的形式均匀分布在载体上,这不仅是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理想状态,而且也将催化科学带入到一个更小的研究尺度—单原子催化。对于高负载量的金属催化剂,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只有极少数金属活性组分起催化作用,相比较而言每个金属原子都作为活性位的单原子催化在效率上“以一当十”,而传统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金属利用效率远远低于理想水平。特别是对于贵金属来说,大剂量使用无疑增加了催化剂成本,不利于在工业生产中进行规模化应用。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贵金属的催化效率,降低制造成本,制备单原子金属催化剂成为研究者的首要选择。

优点:单原子催化不同于纳米催化和亚纳米催化,因为当粒子分散度达到单原子尺寸时,引起很多新的特性,如急剧增大的表面自由能、量子尺寸效应、不饱和配位环境和金属?载体的相互作用等,正是这些与纳米或亚纳米级粒子显著不同的特性,赋予单原子催化剂优越的催化性能。单原子催化剂不仅金属负载量极低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金属原子的利用效率;能够改变催化剂上活性组分对不同分子的吸附/脱附选择性,从而影响反应动力学。

不足:单原子催化剂同样也存在不足,当金属粒子减小到单原子水平时,比表面积急剧增大,导

致金属表面自由能急剧增加,在制备和反应时极易发生团聚耦合形成大的团簇,从而导致催化剂失活,因此,稳定性和负载量是单原子催化剂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至今,对于单原子催化的研究中,单原子的种类主要有:Pt,Pd,Au,Ir,Ag,Rh等贵金属和Fe,Co,Ni等非贵金属

Pt:Naturechemistry,2011,3(8):634-641;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3,135(34):

12634-12645;Naturecommunications,2014,5:5634.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2014,

53(36):9482-9486;Scientificreports,2013,3:1775.

Pd:Science,2012,335(6073):1209-1212;Science,2016,352(6287):797-800;ACScatalysis,2015,

5(6):3717-3725;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5,137(33):10484-10487.

Au:Scientificreports,2014,4:5441;The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C,2013,117(15):7721-7726;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4,136(9):3617-3623;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4,136(40):14307-14313;The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letters,2014,5(9):

1585-1590.

Ir: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2012,51(12):2920-2924;Jou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