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1
第PAGE1页共9页
南京东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基桩质量检测方案
精选
精选
浦口新城临江路下穿总部大道隧道工程
基桩质量检测方案
南京东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八月十七日
浦口新城临江路下穿总部大道隧道工程
基桩质量检测方案
编制:
审核:批准: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方案
目 录
一、工程概况二、试验目的
三、试桩的处理及试验现场要求四、试验主要设备
五、试验简介
六、试验进度及试验人员安排七、试验资料整理及成果分析八、质量、安全及保密措施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浦口新城临江路下穿总部大道隧道工程委托单位:南京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1试桩描述:本工程抗拔桩为钻孔灌注桩,桩直径为φ800mm,强度等级为水下C30混凝土,桩长分为:30m和35m两种。3根试桩和6根锚桩位于本工程合同段的K09+416.446~K09+440.446施工段落内,试桩桩径为φ800mm,试桩桩长为:试桩1(2,3)/30+5.38(5.74)+a(单位米),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650kN,试验装检测数量:3根。
2.2:钻孔工艺简述:钻孔工艺为GPS-10三翼笼式钻头钻进,采用正循
环法施工,泥浆护壁。2.3:地质报告:详见设计总说明(一)、(二)。
二、试验目的
采用接近于竖向抗拔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试验方法,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作为设计依据,或对工程桩的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及设计要求编制本工程施工方案。
三、试桩的处理及试验现场要求
本次试验采用反力桩提供反力,试桩主筋与锚蓝焊接,采用千斤顶加载完成抗拔试验。
试桩桩顶应与自然地面标高一致,以便试验所需要的工作面;
试桩的桩头应完整、水平、无损;如桩顶损坏,则应凿除损坏桩体,试桩桩头部份应予加强;且试桩钢筋应露出桩头约50cm,以便与锚兰蓝焊
接;
提供反力的两反力桩桩头应平整完好,并具备一定的强度,桩顶标高高出地面50cm为宜; 反力桩
抗拔试桩
500mm
自然地面
3000mm 3000mm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土,不应少于7天;对于粉土,不应少于10天;对于非饱和黏性土,不应少于15天;对于饱和黏性土,不应少于25天;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休止时间,本工程不少于28天
试桩位置必须保证施工道路畅通,运输道路保证4m以上,作业区道
路6米以上,道路承载力保证200kN/m2以上,试点周10米之内无障碍物;每个试桩位置必须保证通电(220V、380V),如临时停电应预先通知;
正式测试时现场不得有载重汽车、拖拉机、打桩机或其它因素造成的较强震动。
四、试验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
数量
设备名称
数量
200t千斤顶
2台
0~100Mpa压力表
1块
0~50mm百分表
1块
0~50mm百分表
1块
0~50mm百分表
1块
0~50mm百分表
1块
注:现场试验设备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试验简介
先把千斤顶对称放在试桩两侧反力桩上,对称放置大梁,抗拔桩桩头焊接与大梁的锚蓝上,用千斤顶加压提供上拔力。试桩的两侧各安装一根基准梁,基准梁上分别安装百分表,以检测试桩在加载过程中的上拔量。试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电动油泵
电动油泵
锚篮
大梁
千斤顶
基桩
千斤顶
基准梁
支墩
百分表
桩头
图2、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装置示意图
试验加载方法: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
试验加卸载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试验所用千斤顶在试验前必须在压力机上进行率定。
试验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
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慢速维持荷载法变形观测:
加载时按5、10、15、15、15(min)测读一次,以后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当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进行一级加载。
卸荷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上拔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上拔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稳定标准:
如桩顶变形值满足≤0.1mm/h,并连续出现二次(由1.5h内连续三次观测值计算),则认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