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硒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富硒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主要病虫害种类、防治技术原则、主要

绿色防控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富硒水稻生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指在农作物生长期间集成应用优化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科学安全用药等措

施防治病虫害,达到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的目的,从而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

环境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3.2

农业防治技术

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优化作物布局,科学合理种子处理,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科学管水、

管肥,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3.3

理化诱控技术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利用灯光、昆虫信息素(性引诱剂)等诱杀措施防治农作物害

虫,降低田间虫口基数,减少田间落卵量,进而减轻害虫为害。

3.4

1

生态调控技术

通过实施农田生态工程、培育天敌,改造病虫害发生源头及孳生环境,增强自然控害能力和作物抗

病虫能力技术。

3.5

生物防治技术

通过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稻鸭共育,以及植物、微生物本身或者其产生的物质为主要

原料加工而成的生物农药等防治病虫害的技术。

3.6

科学安全用药技术

根据不同作物和不同病虫害,做到对症下药,科学选用高防效、高活性、高含量和低毒性、低残留、

低污染的化学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轮换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农药。

3.7

破口抽穗初期

水稻群体5%的幼穗从稻苞开始露出的时期,称为破口抽穗初期,是防治纹枯病、穗瘟、稻飞虱等病

虫害的最佳时期。

3.8

安全间隔期

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安全允许的间隔天数。

3.9

防治指标

害虫种群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时的虫口密度。

3.10

防治适期

病虫等有害生物发生过程中,控制有害生物为害最有效、减少作物受害损失最显著的时期。

4主要病虫害种类

防控对象主要有“三虫二病”,即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其次为

稻蓟马、福寿螺、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病害、恶苗病、立枯病等病虫。

5防治技术原则

2

以富硒土壤资源为基础,在标准化富硒水稻生产基础上,从稻田生态系统出发,实施健身栽培,综

合运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科学安全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将水稻病虫害危害

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NY/T1276的规定,优先采用NY/T393

的规定方法。

6主要绿色防控技术

6.1植物检疫

按照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江西省植物检疫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加强植物检疫,阻

截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

oryzicola(Fangetal.)Swingsetal.)等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

6.2农业防治

6.2.1品种选择

选用抗(耐)性品种防病虫。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的水稻品

种,适时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更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

6.2.2耕沤灭蛹控螟虫

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赣南在3月

中旬,赣中在3月下旬,赣北在4月上旬),灌深水浸没稻桩7d~10d,降低虫源基数。早稻收割后及时

耕沤稻田,减

文档评论(0)

土豆马铃薯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