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54卷第6期海洋与湖沼Vol.54,No.6
2023年11月OCEANOLOGIAETLIMNOLOGIASINICANov.,2023
中国东海倪氏异冒藻(Heterocapsaniei)的超微形态结构及其分子特征*
冷天泽1顾海峰2王瑞芳1,3郭卓然1陆斗定1戴鑫烽1①
(1.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2.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
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厦门361005;3.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舟山316000)
摘要异冒藻属(Heterocapsa)包含多种可致有毒有害赤潮的物种,其中2019年在福建近海赤潮中分离的倪氏异冒藻(Heterocapsaniei)被证明有毒,然而对其超微形态结构,特别是对作为该属重要的分类保守特征的体鳞,研究还不充分。利用多种形态学方法和ITS片段分析了从厦门湾附近分离的藻株(SIO-H3),形态学和遗传学结果都显示该藻株属于倪氏异冒藻。其细胞呈双锥形,长14.3~18.2μm,宽8.4~10.9μm,甲板方程式为Po,cp,5′,3a,7″,6c,5s,5″′,2″″。同时,发现了两个与之前描述不同的形态特征,该藻株细胞具有多个蛋白核(pyrenoid)和两种形态体鳞(bodyscale):一种体鳞基底层(basallayer)为粗网状纹,上层中心处有一长中心刺(centralspine)向上立起,中心刺所在位置等长向外辐射三根中心脊(centralridge),中心脊末端有三根直立的次长外围刺(sub-peripheralspine);另一种体鳞有三层结构,其中基底层为致密网状纹,并有三个次中心孔(sub-peripheralpore),中层和顶层各有一三叉中心脊。该研究改变了异冒藻分类研究中一种异冒藻对应一种体鳞结构的观点。
关键词异冒藻;体鳞;蛋白核;赤潮;分类学
中图分类号Q948doi:10.11693/hyhz20230400084
异冒藻属(Heterocapsa)是一类重要的具壳板的甲藻,包含一些赤潮种,如环鳞异冒藻(HeterocapsacircularisquamaHoriguchi)、极小异冒藻(HeterocapsapygmaeaLoeblichLii)、圆形异冒藻(HeterocapsarotundataHansen)、斯氏异冒藻(HeterocapsasteiniiTillmann)和渤海异冒藻(HeterocapsabohaiensisJXiaoRLi)(Baeketal,2011;Tas,2015;Sunesenetal,2020),由其形成赤潮的区域包括温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绝大多数海区(Tas,2015;Ojam?e,2016;Xiaoetal,
2018)。其中环鳞异冒藻和渤海异冒藻产毒,尤其环鳞异冒藻因其赤潮期间多次引起鱼虾死亡而备受关注(Hansen,1995;Baeketal,2011;Milletteetal,2017)。
异冒藻属是Stein在1883年建立的,但由于早期缺少清晰的形态学特征描述和分子学数据,其模式
种有过变动。Stein最初在三角薄甲藻(GlenodiniumtriquetrumEhrenberg)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属的模式种为三角异冒藻(HeterocapsatriquetraStein)(Tillmannetal,2017),130年后,依据更清晰的形态学和分子学特征,Gottschling等(2019)建议将三角异冒藻改为KryptoperidiniumtriquetrumTillmann,而把斯氏异冒藻定为异冒藻属的模式种(Tillmannet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2022年荣成海域多相赤潮的分子鉴定_NormalPdf.docx
- 不同养殖模式对鲫鱼(Carassiusauratus)营养品质及特征风味的影响研究_NormalPdf.docx
- 潮汕海岸带河-海交互区沉积环境及小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_NormalPdf.docx
- 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Tristetraprolin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_NormalPdf.docx
- 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的脏器生理差异_NormalPdf.docx
- 福建东山湾人工养殖池红树林浮岛养殖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的生长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_NormalPdf.docx
- 福建沿海巨蛎属(Crassostrea)牡蛎的种类及其分布_NormalPdf.docx
- 高温胁迫下厚壳贻贝(Mytiluscoruscus)消化腺代谢组学研究_NormalPdf.docx
- 滆湖北部人工地形重塑下风浪场变化研究_NormalPdf (1).docx
- 滆湖北部人工地形重塑下风浪场变化研究_NormalPdf.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