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语文教案).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故都的秋课时

教学1.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秋”的特征,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之情。

目的2.领会课文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和运用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

重点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教学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难点

课的

讲授课

类型

教学

讲练结合

方法

教具多媒体

一、课堂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

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

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秋天又有怎样的一

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故都的秋》走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介绍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散文家、小说

家。1913年留学日本。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

吾等成立“创造社”,1930年参加“左联”。抗战爆发后投身抗日救亡活

动。1938年到达新加坡,在文化战线上从事抗日斗争。1942年流亡到苏门

答腊。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沉沦》是其成名作。其著作大都

收在《郁达夫文集》。

从1921年至1933年,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

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

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

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

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

得动。”(《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

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

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

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

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文章结构

五、内容探究

1.“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这句话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的作

用是什么?

答: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作用:这是北国的秋在

作者心中的投影,是文章的文眼所在,它构成文章的基调。从结构上说,这

2.作者笔下的南国之秋有何特色?作者在写北国之秋时为什么要

写南国之秋?

答:南国之秋的特点:“慢”“润”“淡”。原因:用作对比,烘托故

都的秋与众不同的特色,并表现自己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作者为什么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这些著名的风景只是点到为止,

而着力去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

答:第一,陶然亭等名胜古迹处繁闹之境,且秋色明艳,与作者当时喜

好清静的心境不合拍。第二,描写普遍存在于家家户户、街头巷尾的景象,

表明北平的秋无处不在。

六、写作特色

(一)情景交融、叙议结合。

本文开篇一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

凉”,点出北国之秋的总的特征,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接着,通过具

体描绘,表现故都之秋的这些特征,寄寓作者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字

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忧思与落寞之情。作者的成长经历及身处的社会环境,

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色、秋味及秋

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他将苦涩的“品味”

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

(二)采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1.对比手法

写景部分将南方之秋与北国之秋作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浓度与特

文档评论(0)

ren 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硕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