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香菇菌棒集约化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上海地区香菇菌棒集约化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香菇菌棒集约化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上海市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1.任务来源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度第四批上海市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沪市监标技[2022]524号)”的要求(2022年12月9日发)第19项,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持承担《香菇菌棒集约化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的标准制定工作,项目编号为沪市监标技(2022)524号-19。

2.主要起草单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山东御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星秀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3.编写人员与分工

《香菇菌棒集约化绿色生产技术规程》标准制定任务下达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立即成立了标准制定工作小组,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局要求和制标任务书内容,制定了制标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分工落实。标准制定过程主要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山东御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星秀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的人员参与资料收集、市场调研、技术验证、标准起草、征求意见等工作。

表1.主要起草人员信息及任务分工

姓名

单位

职称

专业特长及分工

于海龙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项目主持,进行标准编制总体规划与技术环节把关

谭琦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技术指导

祁兵

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高级工程师

标准编制

尚晓冬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生产环境规范

宋春艳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菌种质量控制

李玉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正高级农艺师

出菇管理规范

周峰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高级农艺师

基质制备

韩奕奕

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正高级工程师

标准编制

李巧珍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标准技术制定

姜宁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助理研究员

标准技术制定

董浩然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研究实习员

菌棒培养参数

张美彦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菌种质量控制

张丹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标准技术制定

张明丽

山东御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农艺师

菌棒培养参数

廖志敏

上海泽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高级农艺师

出菇参数

王作录

上海星秀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高级农艺师

出菇参数

4.必要性和意义

我国作为香菇第一大生产、销售和消费国,香菇及其制品十分畅销。香菇最早的人工栽培技术——砍花法起源于我国宋朝时期的浙南山区,迄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自上世纪70年代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发明木屑栽培香菇并选育出适合的品种、福建古田配套了人造菇木工艺后,我国的香菇栽培就摆脱了原木和菌种的限制而得到迅猛发展,90年代产量超过一直以香菇生产王国自居的日本,二十一世纪我国香菇产量已占世界总产的80%以上。中国食用菌出口的30%是香菇,2022年香菇总产量达到1295.48万吨,占食用菌总产的30.68%,成为我国产量最高的食用菌品种,也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菇种。香菇在国际和国内有广泛的消费市场,尽管近年来香菇总产量稳步增加,但香菇鲜品批发价格全年维持在较高水平,与工厂化食用菌品种(如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等)供过于求、效益下降形成鲜明对照,香菇产业的发展非常稳定,市场前景长期看好,对相关先进技术需求强烈。我国香菇生产模式长期以家庭为单元的小规模分散生产为主,栽培设施简单、环境控制能力弱,普遍存在设施条件差、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精准化管理不够、劳动效率低等问题,导致菌棒污染率较高、病虫害易发多发,产量波动大、质量不稳定,这极大地影响了菇农的经济利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及老产区菇农年龄增长年轻人不愿意从事繁重的香菇生产,香菇主产区的生产规模下降迅速而新兴产区主要以专业合作社或者公司形式进行,我国香菇生产逐步由一家一户家庭手工作坊模式向“集约化制棒+生态化出菇”的模式转变,由公司或者专业合作社统一制棒、发菌,然后由农户农户分散出菇。随着我国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各地多选择香菇为主要发展产业且都选择了“集约化制棒+生态化出菇”模式。据统计全国592个有脱贫任务的国家级扶贫县中,426个选择了食用菌,占72%,其中又有70%是以香菇为主。由龙头公司或者合作社进行集约化菌棒生产不仅有利于香菇菌棒生产过程机械化应用及良种、良法、良料的推广,更有利于菌棒生产过程的风险控制和品质提升,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降低菇农生产成本和风险,更有利于体现富民工程,因此该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各级政府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目前国内各香菇主产区都已经出现了规模不等的香菇集约化菌棒生产企业或专业合作社,但是各企业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