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谷镇路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docVIP

盘谷镇路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盘谷镇路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二、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2、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3、突出重点、“一村一品”的原则。

三、主要依据

1、2007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市委、市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3、吉水县《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4、吉水县《关于农业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决定》

5、盘谷镇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四、规划期限:2009年6月—2012年12月。

五、规划范围:盘谷镇杨家边村委会所辖的路边新农村点。

六、资源优势及产业现状

1、村委会基本情况

龙家村地处盘谷西北部,离新建镇政府较近,紧靠吉新公路。该村农业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日照1745小时,平均气温18℃,无霜期283天,降水量1487mm,全村森林覆盖率25%。是个宜于农、林、工、副、的综合开发地。全村总户数30户。

2、产业发展现状

传统产业:粮食(水稻为主)、油料(油菜为主)是该村的传统产业,商品率约70%,水稻以双季优质稻为主,米质优良。油料以甘蓝品种为主,油质好。主导产业:养殖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产值约80万元;养殖户5户,年出笼约5万羽,产值约65万元,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生产肉鸭为主,主要供给给当地和外地的农贸市场,具备做大做强的产业发展条件。优势产业:果业在该村有一定的种植规模,果园面积达350亩,品种有椪柑、蜜桔、桃、梨、萘李、葡萄等,年产值约180万元。水面120亩,主要养殖四大家鱼。

3、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GB3①养鸭产业虽为全村主导产业,中介作用发挥也很明显,但产业相对集中,农户覆盖面较小,产品销售受市场及订单影响比较大,初级产品销售比重大,缺乏加工龙头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

②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抗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脆弱,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需大量资金投入。

③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就地转移比重较大,在家务农群体素质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培训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七、主要发展目标

(一)即期目标

2009年完成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树立新村新风,实现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万元。

(二)预期目标

巩固水稻种植业和扩大果业种植,重点加大养殖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使之成为支柱产业,2011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5万元。主导产业农业产值比重超过60%,基础设施等指标达到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考核指标要求。通过努力,打造成一个“农家乐”旅游村。

八、规划建设具体内容

传统产业: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0亩以上,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40亩以上。重点推广“稻—菜—油”、“稻—稻—菜”、“瓜—稻—菜”等种植模式。主要配套措施: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改善灌溉条件;示范推广超级稻等良种良法;促进农田合理向种粮大户流转集中;提高机械化水平,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加强“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技术服务;培育发展粮、油生

和企业,全方位、多层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办实事。发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村企对接优势。

二00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文档评论(0)

135****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