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条主义法条主义民意难办案件中应用.pdfVIP

法条主义法条主义民意难办案件中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中

任何关于许霆无罪或应适用民法的主,都不是教义分析的结果,哪怕是伴随了教义分析。这些主首先

都必须有一个政治性、政策性判断,不管主者是否自觉。以严格罪刑法定为由主许霆无罪的任何作者都没

有否认许霆有过错,只是在他们看来,保障公民合法权利和期待、维系法治权威的意义要高于对许霆的刑

事惩罚的意义。主以民法处分或处理,隐含的可能是,民法就足以有效甚或比刑法更有效处理许霆的案件。

无论对错,这都不是教义分析,都是政治性判断。

但在此案中,无罪判决的选项早早就出局了。出局不仅因为许霆的行为是社会不可欲的,所有论者都

有意无意忽略的,但许霆案一审法官无法忽略的是,之前另案处理的郭安山,他曾受许霆“〞非法取款,

行为比许霆显著轻微,却已经以盗窃罪被判有罪。如果一审或重审判许霆无罪,那天下还有公正吗?问题

不只是郭安山会怎么想怎么做,会有什么麻烦,更重要的是这会向社会传递一个什么信号?这不仅有关中

院的形象,而且有关整个中国司法的形象,有关当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道德法律共识。任何负责任的法官和

法律人都不能不考虑这个规则治理和刑罚格局稳定的问题。郭安山案并非先例,但它以及司法对此类案件

的处理已构成了一个根本的刑事司法格局,规定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判许霆无罪。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基于

何种理由主许霆无罪的教义分析,[23]无论其如何雄辩和仔细,从一开场就不可能进入此案法官的视野。

即使这些教义分析作为思维训练和理论探索有意义,但对审理此案的法官没有任何实践意义。尽管教义分

析是司法实践中最有用也是中国司法非常缺乏的,但如果不嵌入具体司法语境,把握不住根本情势,没有

一个或一些非教义分析的判断作指导,再精巧的教义分析也一定会沦为司法实践中的花拳绣腿。有关许霆

无罪的教义分析就是这样的花拳绣腿。

有学者主许霆定侵占罪,高艳东博士就此展开了详尽的教义分析。但令人困惑的是为什么盗窃罪不适

宜,侵占罪就适宜了?在该文中一个不太起眼的脚注中,我看到了作者的逻辑。他说明这一主“深受

[……]‘以量刑反制定罪’观点的启发〞。[24]说白了,这一观点就是主,当严格依法的判决有悖天理

人情之际,法官应首先从总体上判定一下是否应当予以惩罚,大致应予以多重的处分,然后从刑法条文中

.z

-

寻找刑罚适宜的最相关罪名,并展开详尽的教义分析和论证。这很坦诚,也大胆。但这不是教义分析,而

是一个实用主义的判断和措施,侵占罪的教义分析追随这个判断而来。

我不否认这种思路有道理。否认也没用,司法实践中肯定有些法官在一定限度就是这么做的,建议给

许霆定其他罪名的学者其实自觉不自觉地也是这么做的,[25]只是不像高艳东博士,不像启发了高博士

的、我的同事梁根林教授这么坦诚或自觉而已。这其实是一个奉献:他们把先前*些“可做不可说〞或先

前不自觉的东西摆在了法学人面前,要求给予关注和分析,这就是对学术的一个刺激和挑战。但权衡之下,

我认为总体上这不是一个好的、甚至有可能是一个很糟的进路。第一,这种进路颠覆了作者随后对许霆行

为的侵占罪教义分析,定侵占罪不过是对“量刑〞的一种装饰或正当化。第二,这种做法摆脱了教义分析

对司法权力的*些制约,再向前一步,就可能走到在司法上以“社会危害性〞来量刑定罪的老路上了。以

社会危害性来确定惩罚并不都错,立法机关制定刑法时采取的就是这一思路,司法也可以借鉴。但在现代

社会立法司法已有分工并且试图以立法制约司法权的制度条件下,作为司法处理难办案件的一种思路,这

有点不安分;法官——甚至不是司法制度——会“篡夺〞立法者的权力。第三,即使仅限于许霆案,这也

可能导致一种典型的个案结果导向或个案实体正义的司法实践。即使在许霆案中获得了可承受的“公正〞

结果,但脱离了规则指导,就很难保证在此后个案中能获得前后一致的良好后果,一种总体的系统良好后

果。第四,放弃了规则约束,这种思路势必更多诉诸或者是法官个人的道德直觉,或者是不太稳定的民众

情绪,或者是两者,因此很容易为个人直觉或民粹正义左右,很难保证法律的同等保护。这种大胆乃至于

冒险的观点出现在一篇主要是刑法教义分析的论文中,这更说明教义分析无法独立的、言之成理的稳妥处

理许霆案;或说明,许霆案不是一个简单运用法律教义分析就能妥当处理的常规案件。

文档评论(0)

195****696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