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习笔记之--302号标准成本法【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doc

管理会计学习笔记之--302号标准成本法【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管理会计学习笔记之--302号标准成本法【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成本和利润是天平的两端,成本上升,利润必然下降,反之亦然。所以,最早的管理会计起源于成本管理。而标准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工具方法中的“老前辈”,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思想,对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标准成本理念是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1903年提出的,而后,美国会计师卡特.哈里森第一次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制度,提出了“标准成本”概念,1930年哈里森出版了《标准成本》一书。1958年,美国会计学会将“标准成本计算”列为管理会计使用的专门方法之一。

标准成本法的适用单位、概念及主要目标:

标准成本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及其生产条件相对稳定,或生产流程与工艺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要求企业处于较稳定的外部市场经营环境,且市场对产品的需求相对平稳。在规模化、流水作业化的生产模式下较为适用。

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进而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这里的“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可以看出,这里的“标准成本”仅限定于本单位范围内。因为哪怕是配方相同、工艺相同的同一款产品,也会因生产单位对原料的议价能力、产品的生产流程、生产效率和人工成本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标准成本”。这说明“标准成本”是个相对值,也间接说明了“同行不同利”背后的本质是综合管理能力的不同。

企业应用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揭示与分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并按照例外管理的原则,对不利差异予以纠正,以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改善产品成本。“标准成本”是实际成本控制的“对标”,所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成本”对后续的成本管控非常关键,“标准成本”的制定是企业决策层面的,应该上升到“战略”的高度。

标准成本的制定:

企业成本简单来说就是“料、工、费”,但在现实中产品制造过程非常繁琐,产品成本的形成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则,生产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在制定标准成本前,应制定好相应的规则与流程,如产品与物料的编码;各级BOM的制作与修正规则;工艺路线的规范;生产流程等。

制定标准成本时,企业一般应结合经验数据、行业标杆或实地测算的结果,运用统计分析、工程试验等方法,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标准成本的分解与下达:

企业应在制定标准成本的基础上,将产品成本及其各成本或费用项目的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形成成本控制标准。

如某纺织品企业,生产三种产品,每种产品由一个车间生产。将成本项目分解到各部门:

标准成本的控制与分析:

各归口管理部门(或成本中心)应根据相关成本控制标准,控制费用开支与资源消耗,监督、控制成本的形成过程,及时分析偏离标准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各相关部门或成本中心应对其所管理的项目进行跟踪分析。

在标准成本法的实施过程中,各相关部门或成本中心应对其所管理的项目进行跟踪分析。

生产部门一般应根据标准用量、标准工时等,实时跟踪和分析各项耗用差异,从操作人员、机器设备、原料质量、标准制定等方面寻找差异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控制现场成本,并及时反馈给人力资源,、技术、采购、财务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事中控制。

采购部门一般应根据标准价格,按照各项止采购批次,揭示和反馈价格差异形成的原因,控制和降低总采购成本。

企业应定期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确定差异数额及性质,揭示差异形成的动因,落实责任中心,寻求可行的改进途径和措施。

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一般按成本或费用项目进行,并与责任部门和人员绩效挂钩。

如:2017年7月份一车间直接材料统计分析表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A产品1001物料因实际采购价格比标准单价减少0.1元而节约成本40651元,因实际多用512千克而超支成本2150元,在正常范围之内。根据绩效对车间主任和采购负责人员、采购部经理予以奖励;

1002物料因实际单价比标准单价减少0.05元而节约成本31355元,因实际多用39098千克而超支成本18.37万元,经分析,因夜班工人打瞌睡出现质量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而导致废品所致,根据绩效,应品质经理承担、车间主任和实际操作人员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根据绩效进行不同的惩罚;

1003物料因实际单价比标准单价超出0.1元而超支成本93505元,因实际用量比标准减少2946千克节约成本15319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06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