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核题目.doc.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课程流派与有效教学

课程理论是课程研究者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课程问题所做出的各种理

解和思考,它是课程研究者世界观、教育观和方法论的反映。课程理论流派是课

程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对课程理论认识的某些趋同反映。主要有经验主义课程理

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和后现

代主义课程理论几大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任何课程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教育环境。经验主义课

程理论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主要基础的课程流派,是课程理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

课程理论,对世界教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等,主要代表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经验

与自然》、《经验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

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课程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①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让儿童在做中学。杜威认为,课程必须与儿

童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理想的课程应该促进

儿童的生长和发展,这也是衡量课程价值的标准。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经验

和生活的范围,而且课程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否则不能引起儿童的学习

动机,也就不能有自发的活动。

②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杜威认为,课程的组织之所以要心理学化,是因

为传统学科课程的组织逻辑对于成人可能是适用的,而对于儿童来说,情况就不

一样。因为,儿童是初学者,还没有能力接受成人完整的经验,所以,课程的组

织应当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他认为,教育应“抛

弃把教材当作某些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当作在儿童之外的东西的见解,不再把

儿童的经验当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把它当作某些变化的、在形成中有生命力

的东西;我们认识到,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

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

学”。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主要包括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

“共同要素”,它提出的课程设计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要素

主义认为,学校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如果给学

生提供未经分化的经验,学生势必要自己对它们加以分化和组织,这将妨碍教育

的效能。在要素主义者看来,要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之最有效能的

方法就是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由若干门学科组成,而每门学

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组织,这样,每一门学科及其发挥的智力训练的作用就能得到

充分的发挥,不至于造成活动经验课程那样相互混淆以致削弱的现象。

总之,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

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关心的是课程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乐观的

社会改造主义者认为,教育能够影响社会的变化,悲观的社会改造主义者认为课

程无力影响社会进程,只能复制社会。这种理论不太关注学科的知识体系,而是

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主张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主张学生尽可能多

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因为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在改造主义者

看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固然有其价值,但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将其所学运用于社会,

此外学生也可以从社会中学到很多东西。第二,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改造

主义者认为,由于报纸、电视以及其他宣传媒介的作用,学生对于世界各地以及

本国社会问题非常敏感,这些问题应该在学校课程里得到反映。学校的课程尤其

要关注城市问题、犯罪问题、交通拥挤、环境问题、家庭破裂、文化娱乐等社会

问题。学生对这些社会问题要有批判的意识。学校课程应该给学生认识和解决这

一类问题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并把这些问题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4)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兴起了一场重新检讨处于迷茫状态的现代

学校教育、根本改变传统的学校制度的运动,这便是人本主义教育。人本主义课

程理论随之产生。人本主义课程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在批判结构主义

和学科中心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2****56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