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盐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中国,天然盐主要来自海盐(如江苏盐城的海盐区)、湖盐(如山西

运城的盐湖)

运城的盐湖)、井盐(如四川自贡的盐井)。

对内陆来说,盐的来源主要是盐井和盐湖。但这些资源都集中在

盆地

区域,如运城盆地、四川盆地、云南滇中盆地。

而遍布褶皱山脉的 贵州却被盐之神巧妙地避开了,这里没有任何盐井 或者盐湖,无法自己生产盐分。

人长期生活在缺盐环境的危害巨大。

首先是没有盐会使得饭菜无味难咽,影响食欲;其次,长期不吃盐,得不到钠的补充,会使人电解质紊乱,患上“低钠血症”,主要症状为腿软乏力、恶心嗜睡、神经精神症状等;其三,盐中的氯元素对人消化系统中的胃酸产生有补充作用,长期缺盐的人无法正常消化食物,营养容易不良。总之,对人的生存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要生存,贵州人就必须设法找到代替盐的食物。经过千年的摸索和传承,贵州人最后找到的“代盐”利器就是又酸又辣的“黔菜”。还记

得遵义酸辣粉的酸爽透心么?还记得苗族的酸汤鱼的红亮鲜美么?还记得十道大菜组成的“侗寨全酸宴”么?这些菜在今天的人们

舌尖是风味独特的民族美食,在贵州土著居民的眼中其实是为自然条件所困而研发的食品。

从历史发展来看,贵州先民为了找到代替盐的食物,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阶段一:以草木灰代盐

清朝贵州官员余上泗的《蛮峒竹枝洞》就有“蕨根渍水代盐尝”的描述:曾经的

先苗过滤焚烧后的蕨根灰,用较为干净的灰水代替盐水。蕨根灰其实就是草木灰的一种,主要以碳酸钾和氯化钾为主,还有部分的钠元素,可以补充所需要的钾钠电解质。尽管钾盐口味偏苦,但好歹能让饮食不那么寡淡无味,对神经系统也有好处。

阶段二:以酸代盐

以灰代盐是最古老的替代办法,随着技术的发展,当地贵州先苗逐渐学会了用腌制酸汤酸食作为代盐的主要的办法。这里的腌制和东北酸菜不同,东北用盐,而贵州本身缺盐,因此先苗创造性地发明了醅菜(音pēi)或称?菜(音yìn)。清朝人纳兰常安在写到《宦游笔记》时提到:“苗疆艰于盐,蕨灰代之,得死鸟兽一切蠕动之物,杂纳瓮中,曰‘醅菜’,珍为异味”《贵州通志》卷七记载“在敛牛马鸡犬骨以米糁和之作?,至酸臭为佳。称富积者则曰贮?桶几世”。也就是苗人用动物尸骨和草木灰一同腌制一种又酸又臭的腐败食物,作为珍馐美味。窖藏越久还越值钱。

从营养科学角度看,醅菜制作期间,草木灰的卤水发酵产生了大量硝酸钾和其他硝酸盐,能够补充人体电解质。从食品角度看,发酵产生的酸味对增进食欲也多有帮助。更关键的是,人们可以通过这类腌制发酵更好时间地保存食物,这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山区极为重要。

阶段三:以辣代盐

辣椒并非中国原产,大概在明末传入中国。最初因为红艳艳的颜色,其他中国人对辣椒还是观赏为主,而天高皇帝远的贵州人最早开始食用辣椒。康熙六十一年

《思州府志》中有记载:“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道光年间贵州北部已“顿顿之食每物必蕃椒(辣椒)”。同治年间贵州人则“四时以食海椒”。

更关键的是辣椒是一种典型高钠食物,可以很好地补充钠元素。当然,

先民不知道辣椒可以很好地补充人缺乏的营养,也许他们只是不小心吃了漂亮的红灯笼后,慢慢地腿有劲了,头不晕了,手也能握了。人

先民不知道辣椒可以很好地补充人缺乏的营养,也许他们只是不小心

吃了漂亮的红灯笼后,慢慢地腿有劲了,头不晕了,手也能握了。人

们口耳相传,推而广之,辣椒也自然而然成为这里主要的口味习惯。看到这里人们不由要质问,难道古代贵州附近都没有盐矿吗?没有盐,古代政府不能运吗?

答案却是残忍的,附近有盐矿,但是很难运。贵州交界的省份确实不

答案却是残忍的,附近有盐矿,但是很难运。贵州交界的省份确实不

乏巨大盐矿。盐都自贡离贵州很近,云南盐井也离贵州不远。但是贵 州独特的地形环境大大限制了周边盐资源进入的可能性。

从贵州地形图可以发现,整个贵州是个纯粹山区,说是“地无三尺平”并不过分。即使有北盘江、清水江、乌江穿过,却并没有形成河流切割冲刷的平原和谷道,外界物资运输极为不便,造成了“外盐难进”

从贵州地形图可以发现,整个贵州是个纯粹山区,说是“地无三尺平”

并不过分。即使有北盘江、清水江、乌江穿过,却并没有形成河流切

割冲刷的平原和谷道,外界物资运输极为不便,造成了“外盐难进”

的局面。

先天不足的贵州于是更加受困于缺盐的困境。

但是从《贵州通志》中当地官员关于盐务的疏文中可以看到,贵州盐直到雍正在贵州彻底改土归流后,中央政府才开始逐步解决贵州缺盐的问题。这时主要办法就是川盐进黔,以犍为和乐山的盐为主,两地都沿岷江,可以顺流而下在泸州合江转行赤水河正式入黔。

但是从《贵州通志》中当地官员关于盐务的疏文中可以看到,贵州盐

价斗米斤盐,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承受,《题覆盐价疏》就明确记载“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