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统编版.pptxVIP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统编版.ppt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知识体系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中心议题:世界的状态是怎样的?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学习目标课标要求核心素养要求学习任务要求1.4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坚持矛盾的观点看问题。科学精神:知道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掌握矛盾分析法。公共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精神力量,用马克思主义者哲学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1、理解矛盾的概念及其基本属性。2、领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4、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议题情境我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居世界第一,覆盖95%的大城市。近年来,我国高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不仅高效便利出行,而且带动相关产业成长和沿线经济发展。据称,我国高铁的平均建设成本每公里超过一亿元,每年用电费用约为五亿元。其中,以贵广高铁为代表的“山地高铁”,建设和运行难度极高。我国现行的81对“慢火车”主要分布在偏远贫困地区,途经104个国家级贫困县市。“慢火车”不设卧铺,站站都停,价格远低于公路票价水平,25年未涨价。“慢火车”的乘客大都是乡民和学生,不仅能走亲访友、问医求学、旅游观光,还能坐车贩货赶集将村里的新鲜蔬菜水果、鸡鸭牲畜和山货土特产等销往城市。快VS慢“快时代”与“慢火车”背后体现了哪些矛盾呢?如何评析这两种观点的合理性呢?有人认为:从人力到马车,从慢火车到高铁,当下应该追求更快的速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有人认为:快起来的时代,也需要慢下来的情怀。慢火车仍然存在,就有其合理性。

3.3.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议题情境高铁所代表的“快”和慢火车所代表的“慢”,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矛盾概念不仅仅强调对立,而且包含着统一的一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快”与“慢”的背后,也是“城市发展”和“乡村发展”之间的交锋,它们构成了矛盾的双方。一方面,城乡差异始终存在,如果没有城乡差异,也就不需要协调发展了,意味着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另一方面,只有将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城乡发展水平放在一起对比判断,才能明确差异、找准对策,这说明了矛盾双方的差异要从统一体中得到体现,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总之,无论是高铁,还是慢火车,都是为了解决对应区域的问题,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所以,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3.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注意:“对立”和“统一”是指的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矛盾的双方本身。矛盾是有条件的,只有处在统一体中的事物才能对立,产生矛盾。“事物内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说明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但不能认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他们形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才能有矛盾。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P36

3.3.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议题情境不能将哲学上的“矛盾”与具体矛盾和逻辑矛盾混为一谈具体矛盾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如吵架、打斗等;政治领域中的矛盾,如敌对势力之间的生死搏斗、武装冲突等;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如自由与纪律等逻辑矛盾是指在一个命题中存在着自相矛盾的情况,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如“这个圆是方的”(既然是圆的,怎么可能又是方的?)。哲学上的矛盾本身不是一种逻辑错误,是对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本质的把握,它与各类具体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哲学上所讲的矛盾≠逻辑矛盾≠具体矛盾

3.3.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多难兴邦”:“邦”这个事物内部有“难”和“兴”的矛盾。对立(斗争性)——“难”与“兴”相互排斥、相互对立。“难”与“兴”相对比而存在。(相互依赖)统一“难”与“兴”同处于“邦”这个共同体中。(同处一体)(同一性)“难”与“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转化)P36

3.3.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mor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