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应有之义.docx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应有之义.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应有之义

【摘要】高中数学教师与精品论文相遇,是专业素养提升的应有之义。一方面,精品论文所蕴藏的数学教育主张、思想、实践等能深度影响数学教师,成为助推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动力之源;另一方面,数学教师与作者在整体性、个性化、时代性、展望性相遇中,不断地进行深度对话与交流、吸收与创造,形成的数学教育共识成为助推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智慧之源。

【关键词】精品论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

一、引言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数学教与学》(下文简称《高中数学教与学》)秉承铸就精品的办刊宗旨,始终遵循“精选千家报刊,荟萃中华学术”的选文理念和编辑方针[1],经过数十载的发展,在坚持引领、创新、务实的办刊理念下,密切关注高中数学课改动态,引领数学教育新思想、新理念,提供优秀教育教学课例,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路明灯和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石。

2023年《高中数学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74篇。其中,“理论”栏目载文12篇、“专题”栏目载文48篇、“课程”栏目载文19篇、“教学”栏目载文50篇、“教师”栏目载文13篇、“学生”栏目载文19篇、“评价”栏目载文13篇。本文从四个视角进行分析,以期与数学教师共享其应有之义。

二、整体性相遇——提高理性思维

整体性相遇是指宏观、系统、全面的相遇。精品论文间彼此关联、相互融通,构成了高质量精品论文群,为数学教师呈现了较为完整的数学教育研究概貌。为此,教师要与“理论”“课程”“教学”栏目中的论文整体相遇。

(一)相遇“理论”栏目:启发思考、增长智慧

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在已有知识或认知的基础上,经过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形成的一组以特定的逻辑格式联结起来,可以用来解释相关经验事实的抽象观念或陈述。正是因为理论揭示内在规律,所以理论有提高认识、提升境界、增长智慧之效。“理论”栏目载文涉及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形式化、数学的特征、数学价值观、数学精神、数学美、初高中数学衔接等主题。这些主题既承载了作者的教育智慧,也彰显了作者的教育主张,外显为对数学的本体认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透视,对数学教育开展的方法探索。数学教师对理论的学习应把握三个维度:(1)品味与崇敬。在深度阅读中细细品味作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智慧,领会作者创作的意境和学术张力,带着崇敬之情认同作者的主张并达成共识(或部分共识)。如在《美与数学(上、下)》(史宁中,转载于《高中数学教与学》2023年第9期,为叙述方便,以下仅注明作者、期数)中,教师首先感受到了作者对数学美的深刻认识及推崇;其次,作者在对用数学语言为什么能够表达美,数学中的简洁美、对称美、周期美与和谐美,数学美的数学表达是什么等问题逐级而上的论述中,揭示了数学美的深层内涵,引发了教师情感上的共鸣;最后,教师在对作者的学术思想的认同中,源自内心深处地感受数学之美,从而形成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等自觉行为,上升为至善至美的人生品格。(2)质疑与批判。这是精品論文学习中应秉承的求真精神,着力于提高求实、求理、求广、求新的意识与能力[2]。如张晓贵(第10期)在介绍数学美的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解数学美的新路径,即数学美的综合认识:数学美为具有一定数学美标准的数学家与具有一定特性的数学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此应该对作者的观点深入思考:数学家怎么定义?哪些人算数学家?一定的数学美的标准到底是什么?数学美只能由数学家界定?数学家是数学美标准的“行业制订者”?数学家与数学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受不受到数学家心情、心态、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对美的认识程度只能和数学家所制订的规则保持一致吗?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可开拓视野、训练思辨、增长智慧。(3)内化与应用。这需要对精品论文进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学习。如段志贵(第3期)揭示了数学形式化的内涵,提出了对数学形式化的新认识和新理解,据此教师可以认识到高中数学对极限描述不宜采用定义方式,应该利用几何进行直观描述,而高等数学如果不讲定义,则必然影响大学生对极限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二)相遇“课程”栏目:比较借鉴、理性审视

课程是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所规划的蓝图,《高中数学教与学》“课程”栏目分“课改探索”和“教材分析”两个主题。

“课改探索”载文主要介绍当前国家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具体做法以及国外课程建设的经验。如黄翔(第3期)针对选修课程“音乐中的数学”,从课程目标、内容和教学三个方面提出了数学与音乐两门学科跨界和深度融合的新思路。该课程建设站位高远、理念独特、目标明确、内容科学、可操作性强,展现了作者非凡的课程建设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为高中数学教师开发跨界融合课程提供模板,值得广大教师细细品味、深度吸收。又如黄荣(第4期)从理念定位、目标设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