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宾语前置句(讲).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是一种的特殊语序现象;语序,也叫词序,指词语(包括词和词组)在句子中组合的先后次

序;

古代汉语的语序和现代汉语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一般的语序,在总体

上古今是一致的;但在古汉语里,由于需要加以强调或由于习惯,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

以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就是所谓的宾语前置;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首先,对代词做个简单的分类: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余、卬;第二人称——汝、乃、尔、而;第三人称——借用指示代

词“其、之、彼”来表示;

2.指示代词:是、此、之、斯、或、莫

3.疑问代词:谁、孰、何、曷、奚、安

4.己身代词:己、自、身

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有两个条件:第一,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要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

或表否定的无定代词“莫”;第二,动词的宾语必须是代词;

1.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2.邻国未吾亲也;(《国语·齐语》)

3.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4.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5.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诗经·葛藟》)

如果代词作动词宾语,动词前有能愿动词“肯、得、能、敢”或副词时,这个代词要前置于能愿动词(或

副词)和动词前;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养活)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2.用术,则亲爱近习莫之得闻也;(《韩非子·难三》)

莫之得闻——莫得闻之(没有人能知道它)

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

4.蝃蝀在东,莫之敢指;(《诗·墉风·蝃蝀》)

5.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注意:

1.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宾语也不前置;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②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左传·僖公二年》)

2.先秦时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不是很严格,也有很多不前置的例子;

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了解我的人,说我的心忧伤;

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要求)

②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有事情却不告诉我,一定不会成功)

3.秦代以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普遍后置;

①摄皇帝当为真,即不信我,此亭中当有新井;(《汉书·王莽传》)(摄皇帝,代理皇帝,指王莽)

②汉果不击我矣;(《汉书·赵充国传》)(羌族首领说:汉军果然不攻打我们了)

后世由于文人的仿古,宾语前置仍存在;

③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他不用恩德待我;)

④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古人没有欺骗我)

二、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谁、孰(谁)、何(什么)、安(哪里)、奚(什么、哪里)、曷(什么)”作宾语,要前置;

分两类:

(一)疑问代词作动词的宾语,前置;

1.陛下谁惮(dàn)而久不为此?(贾谊《治安策》)

2.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3.相鼠有齿,人而无止(守法的行为);人而无止,不死何俟?(《诗经·鄘风·相鼠》)

4.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5.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6.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韩非子·说林下》)

(二)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②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国语·晋语八》)

③水奚自至?(《吕氏春秋·贵直》)(君主的毛病,想听到谄谀的话,但又厌恶正直的话,这就好比阻

塞水源又想得到水,水从哪里来呢?)

④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许先生为什么不自己织布?)

注意:

1.汉代以后,疑问代词作宾语,逐渐后置;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南北朝以后,疑问代词作宾语,后置,这种现象在口语里已经完成;书面语记录口语,这时宾语也是后

置的;但是由于后世文人的仿古,书面语中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