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测试(历史)(新人教必修3).pdfVIP

4.0《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单元测试(历史)(新人教必修3).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训练题(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揭开“断发易服”序幕的是

A.留美幼童与学监的斗争B.戊戌变法时康有为的上书

C.辛亥革命的爆发D.南京临时政府颂布的法令

2.辛亥革命后,受到新派人士普遍欢迎的服装是

A.西装B.唐装C.中山装D.长袍马褂

3.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新变化的是

A.粮食统购统销B.衣着五彩缤纷C.住房几度更新D.饮食讲究科学

4.近代农村社会受西方影响较少的重要原因是

A.农民生活贫苦B.西方列强侵略程度较轻

C.传统风俗坚固D.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

5.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业局面的是

A.福州船政局建立B.轮船招商局成立

C.江南制造局建立D.安庆军械所成立

6.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淞沪铁路的修建B.京汉铁路的修建

C.唐胥铁路的修建D.沪宁铁路的修建

7.1907年,一商人要从北京到广州做生意,他可能

A.没有直达的火车B.乘坐京广铁路火车

C.乘坐京广航线飞机D.乘坐长途汽车

8.中国首条开通的民航航线是

A.京沪航线B.京津航线C.京广航线D.京沈航线

9.“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主要

说的是①电报②电话③电影④电池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中后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出版报刊

B.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C.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创办的刊物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新青年》

11.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明中期后,官方默许民间设报房,

发行的报纸称

A.进奏院状报B.邸报C.京报D.申报

12.《义勇军进行曲》出自电影

A.《渔光曲》B.《定军山》C.《歌女红牡丹》D.《风云儿女》

13.改革开放以后,电视能够迅速普及的原因是①电视节目的丰富和创新②国家政策

的扶持③卫星传送技术的进步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

14.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是

A.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建立起电视台B.“村村通”工程的实施

C.《焦点访谈》新闻报道栏目出现D.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

15.20世纪90年代以来,正在迅速崛起的大众传媒体系是

A.国际互联网媒介体系B.激光照排印刷媒介体系

C.广播电视媒介体系D.数字摄影录相媒介体系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

16.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取火之物,向用火石,其色青黑;以铁片擦之,即有火星射出,与纸吹相引

而生火,人家莫不备之,光绪乙未、丙申之际,始改用火柴,俗称“自来火”,为欧洲之输

入品;夜间取光,农家用篝(俗称油盏),城镇用陶制灯檠,家稍裕者,则用瓷制或钢锡制者;

有婚丧事,则燃烛,光绪中叶后,多燃煤油灯,而灯檠遂归淘汰;洗面擦身之布,旧时多用

土布,有用高丽布者已为特殊,其布仿于高丽,质厚耐久;自毛巾盛行,即下至农家,亦皆

用之;洗面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之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皂荚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lubu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