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针刺前的准备
一、针刺的练习
针刺的练习,主要是指力的练习、手法的练习和自身试针。由于毫针针身细软,如果没有一定的指力,就很难力贯针尖顺利进针以减少刺痛,对于手法的操作也不能运用自如,从而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针刺练习是初学针刺者的重要基本技能训练。(一)指力练习
指力,是指医者持针之手的力度。凡欲施针进行针刺,其手指应有一定的力度,方能将针刺人机体。指力的练习,可先在纸垫上或橡胶块上进行。制作纸垫可用细草纸或毛边纸折叠成长约8厘米、宽约5厘米、厚约2-3厘米的纸块,用线扎紧成“井”字型即成。练针时左手执纸垫或橡胶块,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如执笔状地持0.5-1.5寸毫针,垂直于纸垫或橡胶块,当针尖抵于纸垫或橡胶块时,手指渐加压力,待针刺透纸垫或橡胶块后,再换一处如前刺之。第二步可在棉团上练针,即用棉花一团,以棉纱线绕扎,内松外紧,做成直径约6-7厘米的圆球,外包白布一层,练针时将毫针在棉球中捻转提插,并可按各种针刺手法的姿势和动作要求反复练习。通过练针有了一定的指力和掌握了一些行针手法,才能做到进针不痛,针身不弯,刺人顺利,行针自如,指力均匀,手法熟练,指感敏锐,针感出现快。指力练习如图5-2所示。
(二)手法练习
针刺手法练习是在指力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速刺的练习:此法是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爪切,右手持针,使针尖迅速刺人2—3厘米,反复练习并掌握进针速度,减少疼痛。
捻转练习:捻转练习是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刺人后,拇指和中指、食指向前、向后在原处不动地来回捻转。要求捻转的角度均匀,运用灵活,快慢自如。
提插练习:提插是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针刺人后,在原处作上下提插的动作。要求提插的深浅幅度适宜,针体垂直无偏斜。
练到一定程度,可将以上三种方法综合起来练习,使之浑然一体。
(三)自身试针
通过纸垫和棉团练习后,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行针技巧,便可以在自己身上选择一些穴位进行试针,也可彼此相互试针,以体会进针时皮肤的韧性和进针需要用力的大小,以及针刺后的各种感觉。
二、针具的选择
正确选择使用不同规格的针具,是提高疗效和防止医疗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现临床多用不锈钢制成的针具,应按有关要求仔细检查针具的质量。金质、银质的毫针,弹性较差,价格昂贵,故较少应用。现在临床多选用不锈钢所制针具,是因为不锈钢针具有硬度适中、富有弹性和韧性、能防锈、能耐热和可防止化学腐蚀等优点。
选择毫针时应注意:①针尖要尖而不锐,圆而不钝,形似松针者为佳。针尖不可有钩曲,也不可过于尖锐或过于圆钝。②针身要光滑挺直,上下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凡针身有剥蚀、锈痕及弯曲者均不宜使用。③针根要牢固,不能有剥蚀和松动现象。④针柄以金属丝缠绕紧密均匀者为佳,针柄松动者尽量不用。选择针具时,除应注意针具的质量外,还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所取腧穴所在的部位,选择长短粗细髓的针具。《灵枢·官针》中说: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如男性、体壮、形肥、病变部位较深者,可选用稍粗稍长的毫针;反之,若为女性、体弱、形瘦、病变部位较浅者,就应该选用较短、较细的针具。此外还需根据腧穴所在的具体部位进行选针,一般皮薄肉少之处和针刺较浅的腧穴,选针宜短而针身宜细;皮厚肉多而针刺较深的腧穴宜选用针身较长、较粗的毫针。临床上选针常以将针刺人腧穴应至之深度而针身还露在皮肤上稍许为宜。如应刺人0.5.寸,可选1.0寸的针,应刺人1.0寸时,可选1.5—2.0寸的毫针。
三、选择体位
针刺时患者体位选择得是否适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甚至折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如病重体弱或精神紧张的病人,采取坐位易使病人感到疲劳,往往易于发生晕针。又如体位如果选择不当,在针刺施术时或在留针过程中,病人常因移动体位而造成弯针、滞针
甚至发生断针事故。
《标幽赋》中说:“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意思是说,取穴必须熟练掌握骨度分寸,还应重视取穴的体位。因腧穴各有其特点,故取穴必须采用不同的姿势,有伸而取之者,有屈而取之者,有宜卧而取之者,有宜坐而取之者,总以平直为好,这样才能自然安定。
(一)选择体位的原则1.便于正确取穴及针刺操作。如取尺泽须正坐伸臂仰掌微
屈肘;取环跳须侧卧伸下足、屈上足等。2.舒适自然,便于持久留针,可防止因体位移动而引起弯
针、折针等。
尽量选用一种体位使所取的穴位都能选刺。
考虑体质与病情,如年老体弱、初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