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VIP

《谏逐客书》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级:姓名:

《谏逐客书》导学案(学生版)

走近作者

李斯,字,战国末国上蔡人(今河南上蔡)。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早年为郡小吏,后师从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后被任命为郎中。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又为秦并六国谋划,对秦统一事业起了很大作用。秦统一以后,被任命为丞相,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王朝的丞相。秦始皇死后,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废公子扶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后被赵高所忌,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理解文章

(一)翻译下列加点字词。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状语后置,于戎取由余,于,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三句都是状语后置〕。此五子者,不产于秦〔状语后置〕,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省略现象,省略“于”〕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省略现象,省略“之”〕殷盛,国以〔省略现象,省略“之”〕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定语后置,险要的地方〕,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划出下列句子的主干并翻译。

(1)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2)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思考下列问题:

本段哪句话是中心论点?举了哪些史实例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

(二)翻译下列加点字词。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魏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1、划出下列句子的主干并翻译。

(1)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2)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思考下列问题:

划出作者在这一段中罗列的人和物,并根据找到的人和物将这一段划分层次。

(2)秦王对待外来物品和人才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通过第二段的论述,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三)翻译下列加点字词。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0****17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