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突破点一鉴赏古诗的语言.docVIP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古代诗歌阅读突破点一鉴赏古诗的语言.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突破点一鉴赏古诗的语言

请先自主学习本书附录中“知识十一古代诗歌”的“三、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等相关知识以及如下的一些知识梳理。

必备知识

1.常考“炼字”的词类

常考词类

表达作用

典例

动词

使诗歌有动态之美、力量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取得生动传神的效果。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形容词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数量词

在渲染气氛、描景状物、表情达意、说事明理等方面作用突出。

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表现物象的特征,增强感情的表达效果。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

能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婉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声词

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特点,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色彩词

增强描写对象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2.确定“诗眼”的“四角度”

角度

解说

内容

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词)直接揭示情感]和“凉”“冷”“孤”[这类字(词)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修辞

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词性

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词汇表达最多的思想内容的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结构

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诗歌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

3.鉴赏“炼句”的“三指向”

指向

解说

首句

①开篇点题,统领全诗;②领起下文的描写;③渲染某种气氛,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④开篇设问,引出后文。

中间句

①承接前文,引出后文;②借景抒情,表达情感。

尾句

①总结全诗,升华主题;②卒章显志,表达情感;③以景衬情,用×景衬×情;④以景结情,使人沉浸在某种意境中。

[考向1]赏析“炼字”“诗眼(词眼)”“炼句”

解题指津

[命题分析]

“炼字”设问方式:①某一联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②有人觉得某词用得极佳,你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诗眼(词眼)”设问方式:①读全诗,找诗眼,思考回答: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情?②诗歌的某词点出了词人的生活状态,可谓词眼。请分析其作用。

“炼句”设问方式:①前人曾评价某一联(某一句)如何精妙,请赏析其传神达情的艺术特色。②某一联(某一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赏析“炼字”“诗眼(词眼)”“炼句”,在高考选择题中频频亮相。但作为简答题,“炼字”“诗眼(词眼)”过去常考,现在基本淡出;命题人更青睐综合性更强的“炼句”题。

[答题指导]

(1)回归教材。

教材诗歌

鉴赏类型

鉴赏解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炼字。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颔联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最传神?

“坼”,分裂;“浮”,荡漾漂浮。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了两块,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倒映水中,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上面。一“坼”一“浮”两个动词的运用,将洞庭湖水浩瀚无边的宏阔画面一笔勾出,可谓点石成金,富于神韵。

扬州慢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词眼。读全词,找词眼,思考回答:词人为什么产生“黍离之悲”?

词眼是“空”字,上片中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和下片中的“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密切地照应“空”字。词人通过这个“空”字表现了金人南侵给扬州造成的毁灭性破坏的后果,抒发了词人感时伤世的忧郁情怀,表达了对金人的谴责和对扬州人民的同情。

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炼句。前人曾评颔联道:“意境天开,则实能辟古今未泄之奥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