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备考古诗选段.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高考备考古诗选段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本文将详细解析高考备考古诗选段的相关知识点。

一、古诗的分类及特点

1.1分类

古诗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根据体裁分为:诗、词、赋、散文等。

根据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咏史诗、抒情诗等。

根据朝代分为:先秦诗歌、汉魏六朝诗歌、唐宋诗歌、元明清诗歌等。

1.2特点

语言优美:古诗的语言具有韵律感、形象性和深刻性,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寓意深远:古诗常常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感悟,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艺术性强:古诗注重声律、对偶、排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二、高考备考古诗选段的重要知识点

2.1诗歌手法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描写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衬托等。

结构手法:起承转合、前后照应、层次分明等。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

2.2诗人及作品

先秦诗歌:屈原、李白、杜甫等。

汉魏六朝诗歌:曹操、陶渊明、谢灵运等。

唐宋诗歌:白居易、王之涣、苏轼等。

元明清诗歌:辛弃疾、李清照、纳兰性德等。

2.3诗词名句

咏史抒怀:如杜甫《登高》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山水田园: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边塞战事: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高考备考策略

3.1掌握基本知识

了解古诗的分类及特点。

熟悉诗歌手法、诗人及作品。

记忆诗词名句,理解其寓意。

3.2强化训练

分析古诗选段的结构、手法、主题等。

仿写古诗,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进行古诗鉴赏,提高审美情趣。

3.3模拟测试

参加古诗鉴赏考试,熟悉考试题型。

分析模拟试题,总结备考经验。

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四、总结

备考古诗选段是高考语文的重要任务,同学们需要在掌握基本知识、强化训练和模拟测试三个方面下功夫。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相信大家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大家备考顺利!##例题及解题方法

例题1:分析古诗《登高》的结构和手法

解题方法:

确定诗歌的体裁、题材和朝代。

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识别并解释诗中使用的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探讨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例题2:解释《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寓意

解题方法:

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

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联系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年代,推测诗句的深层寓意。

用自己的话简洁明了地表达诗句所蕴含的意义。

例题3:比较杜甫《春望》和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异同

解题方法:

确定两首诗的体裁、题材和朝代。

分析每首诗的结构和手法。

比较两首诗在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的异同。

归纳总结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

例题4:分析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使用的抒情手法

解题方法:

确定词的体裁和题材。

分析词的结构,找到该句在词中的位置。

识别该句使用的抒情手法,如借景抒情、直接抒情等。

解释该抒情手法如何传达词人的情感和主题。

例题5:解释《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比喻意义

解题方法:

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识别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

分析比喻的效果,如生动形象、增强表现力等。

探讨诗人为何选择这样的比喻,以及比喻背后的深层含义。

用自己的话简洁明了地表达比喻的意义。

例题6:分析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夸张手法

解题方法:

确定诗歌的体裁、题材和朝代。

找到诗中使用夸张手法的句子或段落。

解释夸张手法的作用,如突出情感、强调主题等。

分析夸张手法如何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例题7:解释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意义

解题方法:

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

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联系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年代,推测诗句的深层哲理。

用自己的话简洁明了地表达诗句所蕴含的哲理。

例题8:分析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托物言志手法

解题方法:

确定词的体裁和题材。

找到词中使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句子或段落。

解释托物言志手法的作用,如抒发情感、表达观点等。

分析托物言志手法如何传达词人的思想和情感。

例题9:比较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和谢灵运《饮酒·其五》的异同

解题方法:

确定两首诗的体裁、题材和朝代。

分析每首诗的结构和手法。

比较两首诗在主题、情感、意象等方面的异同。

归纳总结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思想价值。

例题10:分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中的前后照应手法

解题方法:

确定词的体裁和题材。

找到词中使用前后照应手法的句子或段落。

解释前后照应手法的作用,如增强结构美、

文档评论(0)

182****17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