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青山处处埋忠骨.docx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0青山处处埋忠骨.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文中人物情感,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毛泽东作为父亲深沉的爱和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宽广胸怀。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理解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情感体验。

2.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掌握和运用。

(二)教学难点

1.理解毛泽东在得知儿子牺牲后的情感变化及其深层含义。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课文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准备

1.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文本。

2.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背景介绍

通过多媒体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简要介绍战争背景,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吗?他在这场战争中有什么壮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文主题。

2.人物背景铺垫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毛泽东的知识点,如他的诗词、革命事迹等,然后提出问题:“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领袖,他的儿子毛岸英又是怎样一个人呢?”通过这样的问题,为学生理解毛岸英的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做铺垫。

3.课文初读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他们注意生字新词的读音和意义。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初读后,让学生简单谈谈对课文的第一印象,如:“你觉得毛岸英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4.情感基调感知

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课文的情感基调。听完后,引导学生讨论:“这篇课文给你什么样的情感体验?”“你能感受到毛泽东主席失去爱子的悲痛吗?”通过这样的讨论,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课文情感的共鸣,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二)新课呈现

1.课文朗读与情感体验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青山处处埋忠骨》。首先,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停顿,尝试体会文中的情感起伏。朗读时,要注意“拟定”、“情不自禁”等生字新词的发音,这些词语在文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例如,“情不自禁”描绘了毛主席在得知儿子牺牲消息时的悲痛与无奈。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感受到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深沉的爱和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宽广胸怀。

2.生字新词学习与应用

我们要重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请大家看黑板,我们先来学习“拟定”这个词。“拟定”是指草拟、计划或安排某事。在课文中,彭德怀司令员“拟定”了电报,这显示了他的责任心和对毛主席的尊重。谁能用“拟定”来造个句子?对,非常好,你的句子“我们拟定了明天的出游计划”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个词。现在,请大家尝试用“情不自禁”造句,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看到美丽的风景时的感受。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不仅记住了新词,也学会了如何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它们。

(三)课文理解

1.毛泽东的情感体验与心理变化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描述毛泽东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的情景,如“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毛泽东在这一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心理变化,比如从震惊、悲痛到最终的坚强和决断。

(3)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毛泽东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2.毛泽东的选择及其深层含义

(1)引用课文中的关键句子“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引导学生探讨毛泽东做出这一选择的原因和背后的思想。

(2)通过提问,如“如果你是毛泽东,你会如何决定?”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个人情感和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讨论这一选择的意义。

(3)结合历史背景,讲解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性和毛岸英牺牲的象征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选择的深远影响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文本分析

1.课文主旨理解

(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标题“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含义,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对“忠骨”的理解。

(2)结合毛泽东的情感变化,讨论“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话所体现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理解毛泽东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宽广胸怀和对儿子的深切怀念。

2.关键词句赏析

(1)挑选文中如“岸英!岸英!”等重复句式,让学生体会作者通过重复来加强语气和情感表达的写作技巧。

(2)分析“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等描写,让学生感受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动作细节对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3.情感变化探讨

(1)通过毛泽东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的反应,让学生讨论作为父亲和作为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0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