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工匠技术人员事迹(15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全国劳模工匠技术人员事迹(15篇)

只有照实地呈现事实,才能保证事迹材料的可信度,既然这样,那么全国劳模工匠技术人员事迹有哪些?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全国劳模工匠技术人员事迹,供大家参考!

全国劳模工匠技术人员事迹篇1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潜深最深的载人潜水器,其研制难度不亚于航天工程。在这个高精尖的重大技术攻关中,有一个一般钳工技师的身影,他就是顾秋亮——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O二讨论所水下工程讨论开发部职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

10多年来,顾秋亮带领全组成员,保质保量完成了蛟龙号总装集成、数十次水池试验和海试过程中的蛟龙号部件拆装与维护,还和科技人员一道攻关,解决了海上试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演绎着对祖国载人深潜事业的忠诚与喜爱。

作为首席装配钳工技师,工作中面对技术难题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顾秋亮都能见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余年来养成的“螺丝钉”精神。他爱琢磨善钻研,喜爱啃工作中的“硬骨头”。凡是交给他的活儿,他总是绞尽脑汁想着如何改进安装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装精度,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安装任务。正是靠着这股爱钻研的劲,顾秋亮在工作中练就了较强的创新和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精彩完成了各项高技术高难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装调试任务。

已近花甲的顾秋亮仍坚守在科研生产第一线,为载人深潜事业不断书写我国深蓝乃至世界深蓝的奇迹悄悄奉献。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组装4500米载人潜水器。

全国劳模工匠技术人员事迹篇2

王刚,乌黑、害羞、消瘦,精神饱满,但又透着与三十多岁年轻人不同的镇静与稳重。或许这也是每一位大国工匠的标配。

他加工的铝片能薄如A4纸般的0.1毫米;他加工的铣床铣削能达到0.005毫米;他小孔铰削技术更能达到0.002毫米的精度极限……王刚的简介,就是这位大国工匠的功勋册。

幻想最终照进现实

1999年,刚从沈飞技校毕业的王刚如愿以偿的进到了沈飞公司。

从小住在飞机场四周,每天看着在沈飞工作的邻居成天出入自己憧憬的大门、听着战机在天空中飞过的轰隆声,早在学校的时候,王刚就下定决心肯定要进入沈飞工作。

确立了幻想,便一步步朝着目标奋进。每天苦练自己的专业技能,成果优异的王刚被老师叫来谈话,想让王刚去考高中,接着考高校进入高等学府。我想进入沈飞工作,要考沈飞技校。一向害羞的王刚此时没有丝毫迟疑。

他,做到了。

入厂后,王刚被分到铣工队伍。十七年如一日,王刚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到岗。总是缠着师傅给自己活做。

新员工进厂,都会有一年的实习期。当时厂里生产任务比较重、缺人手,之前也在这里实习过,领导找到王刚,盼望他提前正式上岗。这正说到了王刚的心头好。

一大早,就看到王刚铣床旁的一堆铝屑。徒弟吴学文刚调到沈飞数控加工厂后早早来到公司,被眼前的情景震撼了。虽然常年累月任务繁重,但王刚从没感到太大的压力。宠爱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在工友中是普遍的共识,可以说,若没有难题就是王刚最大的难题。

工作20__年,王刚已数不清自己熬过了多少个攻坚克难的日日夜夜。

每天至少工作15小时,每月工作时间都在300小时以上。面对艰难的工作任务,连续一个礼拜,王刚与工友连日加班。饿了,就拿面包、火腿肠、便利面充饥;困了,倒在厂房里的铁架床上小憩,从未松懈一步。晚上回到家站在床边就能睡着。王刚说。

入职第一个月就和其他老师傅一样,完成了定额任务。

多造出一件好产品,就是为国家做贡献。把工作培育成爱好,是王刚在工作之余的另一成就。午休间隙,工友们在工厂空地拉网起架,打羽毛球、踢毽子、打桌球,无不散发着青春的活力。而往往在劳模工作室的角落里才能看到王刚的身影,悄悄地看书、思考着技术难题该怎样解决。年轻时候也爱运动,学过武术,不过最爱的还是逛书店、下象棋。

不断刷新技能高度

精雕细琢,把每一件东西都当成艺术品。工作伊始,王刚就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他连续了师傅张显育的良好工作习惯。

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要求。问到有什么独门绝技与他人不同,羞怯的王刚说到,为确保加工质量,每次在干活之前,我都在脑海中先模拟一遍加工内容,找出有没有疏漏或者改进之处。工作流程如同欧洲早期古老的记忆宫殿般在脑海中清楚显现。

与自己比速度,将之前干活花费的时间与现在做较量;与自己比精度,缩小至少一半以上规定的零件误差范围;与自己比温度,保持对工作的热忱只增不减。

做任何事情都要精益求精,飞机上更要保证零件的平安运行。不断挑战自我极限,才年能达到20__年生产上万飞机零件无一废品的高度。

科技进展日新月异,社会在转型。同时也在强迫着技工技能需要不懈地提升。活到老,学到老。坚持终身学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