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汇编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
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
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1
今天讲课的章节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与大洋。
在刚结束难度偏高的第一章后,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本节课的设
计理念是轻松地学习,在乐趣中学到知识。首先我以加加林的故事导
入本节课,引出“人类真的`给地球起错名字了吗?”激发学生的兴趣。
紧接着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海洋面积是否真的比陆地面积大。
得出答案后接着回答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分布,得出“七分海
洋,三分陆地”的结论。由结论再提出疑问“既然海洋面积如此大,
为什么古人给地球起名为地球而不是水球”(PS:本环节节节相扣,
前后联系紧密),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挥答案。提出疑问:人类
是如何了解海陆分布的?简单介绍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增进同学们
的见闻,同时也增加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PS:在介绍历史时,
欠缺生动,提不起同学们的兴趣)观察地图,得出海陆分布。在讲七
大洲之前,先给同学们讲解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之间的区别,并
举他们熟悉的例子——雷州半岛。接着引出全球分为哪几个大洲?并
简要介绍七大洲命名的来源。读图思考:1.东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
2.西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3.南半球主要有哪几个大洲?4.北半球
主要有哪几个大洲?5.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6.各大洲的面积大小关
系如何?(PS:口诀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完成教材31
页活动3,了解七大洲的轮廓特征。(PS:本环节同学们难以独立完
成,教师引导并板图)观察地图册第5页,找出大洲分界线在讲七大
洋之前先讲解海峡、海、洋之间的区别引出四大洋极其分布和面积大
小关系(PS:口诀:太大印北,四洋贯通)在七大洲的轮廓图上标出
四大洋的位置最后介绍海洋对人类的影响,增进趣味性。(PS:在讲
解贸易的通道——马六甲海峡时,缺乏都地图的指引)存在问题:教
师声音过小,师生间缺乏互动。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2
本周在讲授经线和经度时,学生碰到了第一个难点是某个地点经
纬度的判读,在教学中从经纬度的划分入手:0度经线以西为西经,以
东为东经;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如果给定的图中有0度
经线和0度纬线,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若图中没有出现0度经线
和0度纬线,则要推断0度经线和0度纬线会出现在这个点的什么方
位,那么这个点就位于0度经线和0度纬线的相反方位,以此得出该
点到底位于东经西经还是南纬北纬。
判读某地所处的东西半球位置是学生遇到的又一个难点,教学中
我仍然是从定义着手,让学生明确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
此范围以外为西半球。不论给定什么地点,先在它的附近划出20W和
160E这两条经线,再观察这个点是否在20W以东至160E以西的范
围内,若在,则该点位于东半球,反之,则位于西半球。
此外的一个难点是南北极附近经度的判读,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
法是在0度经线上选取一点,如果给定的图中极点是南极,则向南极
的方向为南,其相反方向为北,再以此点为中心,根据上北下南左西
右东的原则,即可判读出东经和西经。学生在遇到南北极为中心的图
时,往往会出现方向的`混乱,原因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对于以
极点为中心的整图不适用,但对于除极点外的各点依然适用,只不过
此时的“上下”一定要和“北南”相一致,必要时可把作业本或试卷
旋转一定的角度。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反思3
本章教材内容作为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绪论,有相当重要的启蒙
作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探索世界的求知欲。它由两大
部分组成:一、生活离不开地理;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的生活。
都是以现实的事例作为分析思考的对象,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能
够通过古今中外的事例学习到地理的概念,形成地理的头脑,对今后
的地理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对现实问题的思索理解。
在本章的教学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