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与临床运用医案.docxVIP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与临床运用医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桂枝芍药知母汤原文,组成,方歌方解与临床运用医案

【原文】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五篇)

【组成】

桂枝12g白芍10g甘草6g麻黄6g白术15g知母12g防风12g附子10g生姜15g

【方歌】

桂枝芍药知母汤,甘草生姜与麻黄,白术防风炮附子,寒热错杂此方良。

【煎服方法】

水浸20分,煎30分,约取汁600毫升,分早、午、晚3次服。

【主治】

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加减】

1.风盛者,倍麻黄。

2.寒盛者,倍附子或改为川乌。

3.湿盛者,倍白术。

4.化热明显者,加忍冬藤。

5.痛甚者,加全虫、蜈蚣。

【类方】

1.乌头汤:同可治历节。不同者,乌头汤证以寒湿为主,有关节剧痛,不得屈伸,痛处发凉,天冷益痛之特点;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以风湿为主,关节肿大疼痛,痛处红肿灼热为主要表现。

2.黄芪桂枝五物汤:同可治肢节疼痛。不同者,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属气血虚弱,寒邪为患,以痛处麻痹不仁,日轻夜剧为特点。

3.白虎加桂枝汤:同可治骨节疼痛。所异者,白虎加桂枝汤证,身不寒、但热,表现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

【运用】

1.急性风湿性、脓毒性、淋菌性、梅毒性关节炎。(《金匮要略今释》)

2.风寒湿痹。关节肿痛,时发寒热,脉沉紧,舌苔白润。(《治验回忆录》)

3.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身热,关节肿痛畸形,舌红苔黄腻。(《浙江中医杂志》1980;2:54)

4.合桂枝茯苓丸治脉管炎。(《经方传真》)

5.坐骨神经痛。伴舌红,脉沉细。(《湖北中医杂志》1989;4:18)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解】?

此温阳清热,祛风除湿,治历节痛风之方也,临床使用以关节肿痛,遇冷则甚,痛处灼热为目标。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明确指出三邪合而成痹,非一邪可成也。一般以痛位游走不定,行速善变像风者为行痹;疼痛剧烈,痛位固定,喜热畏寒者为痛痹;肢体、关节沉重疼痛,肌肤麻木不仁,属重浊黏滞之湿邪所致者为着痹。本方所治之痹,为风寒湿邪,久羁不愈,蕴郁化热,即《类证治裁》“初因风寒湿邪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之证也。临床表现虚怯瘦弱,身体尪羸,头眩短气,诸肢节疼痛,指、腕关节肿痛变形,或肘膝关节如梭状,肿痛处发红、发热者也。

条文之“身体尪羸,脚肿如脱”似今之类风湿性关节炎。初多痛于指关节,渐发展至腕、踝、肘、膝等关节,以晨僵一小时左右为特点。因病久不愈,骨质受损,弯曲变形,屈伸不利,呻吟床褥,痛苦不堪。至后,筋骨挛缩,肢体变小、致残。病至此,治愈无望,惟能缓减其痛,不再发展,便可谓上工矣。临床观察,多数患者夙有痹证,小产、产后、大病后,气血亏损,邪气乘虚而发,既表现有风寒湿痹之象,复有痛处发热,口苦,舌红,脉数之状。因其病在肝肾,邪伏筋骨、络脉,非一汗可解、旦夕可效之肌腠病也。以其筋骨挛缩,余乡人谓之“气传筋”,证之临床,多有惊气之精神创伤,故治疗时据症伍以舒肝、平惊之品。其病渐来,亦以渐去,故须守方百日左右。方中麻黄,《本经》谓能破癥瘕积聚,配桂枝、防风、生姜发散风寒,附子、苍术温阳祛湿,白芍舒筋解急,逐痹止痛;知母、甘草清热滋阴,热甚者加忍冬藤清热通络,痛剧者可加全虫、蜈蚣等虫类药搜风通络。善后之治须从补益肝肾着手,以肝主筋、肾主骨,方如归芍地黄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医案】

1.强直性脊柱炎

林某,男,31岁。2007年2月1日初诊。腰髋疼痛二年余,一般不剧,故未寻医,仅久走显痛,痛时买布络芬片服之。近两月腰脊强痛,寅卯时必然痛醒,一二时强痛始缓。低头、弯腰痛剧,活动不利。畏寒肢冷,遇寒益痛。胃纳可,口干苦,思饮、欲冷,大便日一行。望其腰背肤色如常,脊不驼。舌边尖红,苔白腻。按摸腰脊,不痛、不肿。诊其脉,沉弦细。因其兄亦病强脊,遂令作相关检查:X线摄片显示骶髂关节改变;人类白细胞抗原试验:(+)。

腰髋疼痛二年,风寒湿邪久羁,沉伏筋骨,邪漫太阳。口干口苦,思饮思冷者,为邪已化热。治当风、寒、湿、热并祛,待邪去大半,再补益肝肾。拟:

桂枝12g白芍10g知母10g麻黄6g白术15g防风10g附子10g甘草6g约生姜10片

二诊:上方服过十剂,强痛明显减轻,可睡至辰。低头、弯腰仍痛,嘱守方续服。

2008年元月31日,彼从成都回琼,云上方约服三十余剂,疼痛完全消失,遂停药。令做人类白细胞抗原试验,仍呈阳性。为防复发,嘱制丸药,长期服之。

熟地240g山药120g山萸肉120g茯苓100g白术120g桂枝100g附子100g当归150g白芍100g共研细末,炼蜜为丸,丸重10g,早晚各一丸。

2.关节肿痛?

郭某,男,30岁。全身关节疼痛

文档评论(0)

138****16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