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人教七年级上;;一、理解性默写
1.《秋词》(其一)中诗人描绘出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景,表达出豪迈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夜雨寄北》中蕴含着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归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4.《秋词》(其一)中写不同于古人的悲秋论调,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潼关》中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诗鉴赏
(一)[2023济南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是咏秋之作,气势雄浑,意境壮丽,情、景、理融为一体。
B.第三句中的“排”在这里是“推开”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鹤一飞冲天,仿佛要冲破白云阻碍的气势。
C.此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营造了冷清萧条、孤独凄凉的氛围。
D.诗中隐含着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点拨】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C项“营造了冷清萧条、孤独凄凉的氛围”说法有误,应为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积极乐观的心境。故选C。;8.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妙处。;(二)阅读《夜雨寄北》一诗,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相聚的欢乐的憧憬。;【点拨】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这两句诗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用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离别的相思之苦,委婉地表达相思之情。;10.诗中两次提及“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点拨】
本题考查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巴山夜雨涨秋池”点明是秋天,又是深夜、又是夜雨,这一情境本身就是令人伤感的。“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承“共剪西窗烛”而来,再次出现的“巴山夜雨”无单调之嫌,诗意反而曲折深厚。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归期的向往,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之感。;【点方法】
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景,是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捕捉到的部分。所谓“虚”是指主观意识中存在的,是通过诗人主观想象得到的部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融合。;(三)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僵卧孤村”,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
B.“不自哀”是诗人要坚持的信念。“轮台”是古地名,这里代指边关。
C.“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之势。
D.全诗奔放雄浑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人肺腑,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点拨】
A项,诗人并没有因“僵卧孤村”而哀叹。;12.有人提出,“夜阑卧听风吹雨”一语双关,为什么这么说?;【点拨】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该句一方面真实描绘了诗人晚年在风雨之夜的凄凉处境;另一方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此句具有一语双关之妙。;13.本诗借梦抒情,诗中描述的诗人的梦境是怎样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四)[2023永州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高云簇拥着古城,正面描写出了雄关之高耸险峻。
B.第二句写作者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S 1-3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1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2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3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6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阅读综合实践.pptx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0课往事依依.pptx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pptx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阅读综合实践.pptx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纪念白求恩.pptx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诫子书.pptx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专题学习活动专练 少年正是读书时.pptx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20课狼.pptx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任务三 记述与动物的相处.pptx
-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雨的四季.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