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T/GXASXXXX—XXXX
地枫皮迁地保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枫皮(IlliciumdifengpiK.I.B.etK.I.M)迁地保育的术语和定义、迁地保育材料准备、迁地保育选址、迁地保育技术、迁地保育管理与监测、迁地保育成效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极小种群植物地枫皮的迁地保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LY/T3086.2-2019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技术第2部分迁地保护技术规程LY/T2589-2016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
LYT3185-2020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野外回归技术规范LYT3186-2020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苗木繁育技术规程LY/T2938-2018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原则与方法
T/GXAS712-2024喀斯特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迁地保护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枫皮IlliciumdifengpiK.I.B.etK.I.M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中的木兰科八角属多年灌木或小乔木,后修订为五味子科八角属。
3.2迁地保育ex-situconservation
指在自然栖息地以外保护植物,按照科学的采样标准收集、保存和繁殖植株及植物材料。
4迁地保育材料的准备
4.1地枫皮野生源种群调查
全面收集地枫皮野生种群资料,开展野外资源本底调查,选择个体数量大,种子产量高的野生种群作为迁地种群的种源,并对种源种群进行群落基本特征调查,包括生境和群落特征等指标,本底调查具体内容参照LY/T2589-2016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附录A的表A.1。
4.2果实采集原则
申请采集备案获当地林业部门批准后,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地枫皮果实由绿转黄时,应尽量从源种群的中央选点采集果实。每个抽样种群中应采集10-15株植物的种子,当种群表型变异大、生境异质性高时,应采集更多植株的种子,结实率低种群不宜采集种子。采集种子应避免破坏种群的自然生境和母株的微生境。
2
T/GXASXXXX—XXXX
4.3种子保存技术
将采自野生源种群的地枫皮果实放于室内阴干,种子弹射出来后种子与湿河沙按1:1拌匀后沙藏。
4.4繁育基地条件
选择无检疫性和危害性病虫害、交通便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建立容器育苗基地。
4.5种苗繁育
春季气温15oC以上时,将地枫皮种子撒播于温室沙床,再覆盖一层薄沙,待下胚轴伸长将子叶顶出时,将刚出土的种子转移至10x15的营养袋,栽培基质为1:1:1的泥炭土、火土、耕作土,于透光率为30%的温室大鹏培养,第二年早春更换成16x18的营养袋,于室外50%透光率遮阳网下培养。
5迁地保育选址
5.1迁地保育选址要求
在地枫皮历史分布范围或现有近似生境的地理区域内,尽量选择与地枫皮原生境生态系统相似的群落或生境,遵循气候、生境和植物群落相似的原则,充分考虑微生境的适宜性。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野选择岩石裸露或半裸露的喀斯特石山,选择有土的岩石窝进行定植保育;植物园等无喀斯特石山的地点,选择郁闭度低的土坡,用石灰岩岩石填土堆砌假石山,模拟地枫皮原生境,并用黑色石灰土或泥炭土拌土回坑定植。
5.2迁地保育地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地质水文条件、土壤类型、海拔、气候因子、坡向、破位、植被群落类型等,迁地保育地点调查参照LY/T2589-2016珍稀濒危植物回归指南附录C的表C.1。
6迁地保育技术
选择经苗圃繁殖的2年以上容器苗进行迁地保育移栽。
6.1苗木选择
地枫皮一般5年以上才开始开花结果,2年生苗木就可达很高的成活率,4年以上生苗木育苗时需更换较大的营养袋,综合考虑成活率和种植成本,应以2-3年生健康地枫皮容器苗为迁地保育种苗。
6.2迁地保育定植技术
先疏松定植点土壤,挖30cmx30cmx30cm定植坑,将泥炭土与原土1:1拌匀后回土,将营养袋底部割除后,直接将营养袋放置在回土上,然后垒土,浇好定根水。为保障最小种群数量每个迁地种群定植30株以上。塑料营养袋苗定植时,先疏松定植点土壤,挖30cmx30cmx30cm坑,将泥炭土与土1:1拌匀。
7迁地种群管理与监测
7.1迁地种群的管理
定植前两年每月管理1次,第3-5年根据地枫皮及其伴生植物生长情况,大概每年4次,5年后一般一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力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础软硬件测试方法 第6部分:防火墙.docx
- 电力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础软硬件测试方法 第5部分:应用软件.docx
- 电力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础软硬件测试方法 第4部分:服务器操作系统.docx
- 电力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础软硬件测试方法 第3部分:桌面操作系统.docx
- 电力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础软硬件测试方法 第2部分:桌面终端.docx
- 电力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基础软硬件测试方法 第1部分:总则.docx
- 餐饮配送单位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规范.pdf
- 餐饮配送单位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规范.docx
- 餐饮连锁企业采购管理规范.pdf
- 餐饮连锁企业采购管理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